三個人正做著活兒,年輕人中稍長一些的那個就開口問了“師父,這張千工轎得在今年中秋前做好吧”
老人人稱朱老木頭,他咳嗽了幾聲說“常老爺那邊傳過話了,八月初八他派人來取。到時候,錘子你和鋸子都機靈著點兒”想來,錘子和鋸子是這倆年輕人的名字。
常是當地大姓,前些年出了好大好大的一個官兒,仰仗著他的勢,常家現在在溫綏鎮就宛如土皇帝一般。
朱老木頭口中的這位常老爺和傳說中的常大官是叔伯兄弟,他讓朱老木頭做活兒,當然不可能給錢的。事實上,要不是常老爺對朱老木頭家里的木材看不上眼,大概朱老木頭家不僅得貼三年手藝,還得貼上好的木材無數。
那個叫鋸子的年輕人膽子大,嗤了一聲“人家說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常家就是本地人,對咱們父老鄉親下起手來,也是半點情誼都不講的。”
這話太容易招禍事,朱老木頭撿起雕廢的小木片,啪嗒一下丟到鋸子的腦袋上“你懂個屁兔崽子,好好做你的活兒。滿縣城想要給常老爺獻寶的人多的是,人瞧得起咱們朱家的手藝是咱們的福分。”
錘子也出聲兒“鋸子,師父說的對。”
等到晚飯前去洗手,鋸子才敢抱怨“錘子哥,我就是氣不過。我爹為了這張千工轎,三年沒接別的活兒,要不是庫房里還有點兒小物件、要不是你的手藝基本上可以出師了,咱家非得餓死不可。”
錘子安撫師弟“常家出了真龍,別說咱們鎮上,就連縣長都捧著他們,咱們小老百姓能怎么辦你就別去扎師父的肺管子了,他心里也不好受呢。”
“我看我爹挺樂意拍常老爺的馬屁。”鋸子哼唧一聲。
至此人物關系交代清楚,年紀最大的朱老木頭是錘子的師父、是鋸子的親爹。
朱木頭是當地有名的手藝人,靠著一手祖傳金漆木雕的本事攢了些家財,日子還算好過。然在子嗣方面有些遺憾,成親之后妻子久未有喜信,一直到朱木頭三十有二才得一子,取名叫朱成林,小名鋸子。
朱木頭中年得子,舍不得打罵,這兔崽子便有些過于跳脫,十七八了還未將祖傳手藝學到精通,幸好現在朱金漆鋪子里有朱木頭收的徒弟錘子頂事,這兩年多足以應付其他主顧的要求。
故事,就從這張金漆千工轎說起
電影時長一小時四十分鐘,起初林燕是抱著來都來了的心在看的畢竟是首映,先不管是大制作還是小成本,反正也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可是隨著劇情的發展,林燕的注意力漸漸集中起來。
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能將金漆木雕做得美輪美奐的朱老木頭花了三年時間做成了一張千工轎,常老爺直接命人抬走,一文錢都不給他的時候,他那滿臉的榮幸是發自內心的嗎
如果真的獻得心甘情愿,在千工轎被抬走之后,朱老木頭又那為何叫兒子替他去巷口的愛珍酒肆打了一壺酒,回家悶悶地喝了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