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父一時間覺得路楠說得對,年輕人談戀愛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分了,現在考慮對方籍貫哪里確實為時過早;
一時又覺得路楠說得不對,談戀愛不是奔著結婚去的,那是奔著什么去的當然要在開始談之前就考慮對方的家庭條件。
最后還是覺得路楠說的不對。
不過關于婚戀方面勸誡的話由做父親的和女兒說,總感覺不太妥當。
他趁著紅綠燈的間隙,扭頭看了看路楠。
路楠,他的長女。
她出生以后自己才下海。
所以說,路楠上小學之前,其實路家的經濟條件并不算太好。
后來自己忙于事業,先是辦廠子,后是做起了批發,再進入外貿行業有了穩定的客戶,除了供自己的貨還出其他工廠的各類產品賺個差價和退稅,生意越來越好了,人自然越來越忙了。
盡管現如今有三個孩子,但路楠對于路父來說,還是很不一樣的。
那種初為人父的感動是十年后路楊出生、或者三年前女朋友給他再添一女都不可比擬的。
可以這么說,三個孩子之中,他同路楠相處的時間無疑是最長的、給予的耐心也是最多的。那時候,就算他再忙,出差回來之后依舊會看一看女兒的作業、試卷,關心一下她的成績,然后塞給她五十或者一百的零花錢。
因為他曉得前妻做飯搞衛生這些家務活是一把好手,在輔導孩子學習這方面則是完全不行充其量能輔導語文罷了;而且前妻管錢嚴苛,平時幾乎不給路楠零花錢。
他就不一樣,那時候的他還能輔導女兒的數學和科學,能對已經上初中的女兒脫口而出酒精的分子式。
女兒看他的眼神滿是崇拜、接過零花錢的時候滿眼是欣喜。
女兒,一直是一個一眼看到底的小女孩。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
然而路父此刻發現,他對他的長女,好像已經不那么了解了。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
路父已經記不清了。
印象中,好像是他婚外情鬧開之后,女兒對他就再沒了好臉色。
那一陣子,家里頭雞飛狗跳,前妻又哭又嚎又摔東西,親戚朋友輪番來勸說也沒有用,前妻發起瘋來,半夜會去廚房拿刀子砍家具。
那一陣子,女兒十七八歲,開始變得叛逆,嘴里說著相當惡的話,對著他和前妻尖叫哭喊“你們可以一起去死嗎”
這種態度令他很失望,然后女兒被前妻狠狠打了一個耳光,那應該是女兒第一次挨打,以前犯了錯,家里都是讓她寫檢討的。
后來女兒倒是不再口不擇言了,漸漸變成了見面也不主動說話,問一句才答一句。
所以路父一直說,路楠的脾氣太像她媽媽了,真不愧是前妻一手養大的。
相比較之下,路楊的脾氣更像他。
這個結論,路父同家里的親戚說過、同他女朋友也說過,他說這個的主要含義是“先委屈你們母女幾年。路楠脾氣太倔,如果你們在親戚家碰面,她不會給我留面子的,可能直接會掀桌子。”
他知道,雙方只是見面就會引發火山爆發,更不要提讓兒女喊自己現在的女朋友阿姨并且承認有一個妹妹了路父可沒這么天真。
這么多年,他一直都是這么覺得的女兒暴躁易怒這一點真是太沒有修養了。
但是現在,路楠云淡風輕說“只是戀愛而已,又沒有談婚論嫁。籍貫遠近有什么關系”
“這方面的事情,你聽一聽你媽媽的意見吧。”路父被噎了一句,只能這么說。
他很聰明,也很了解前妻,就他所知,前妻根本不會同意女兒和西南那么遠省份的男孩子處對象的。
路楠垂眼,沒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