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楠在心中吐槽選擇林浩宇不如選擇陳驍只是玩笑話。
在她看來,情侶之間
偶爾向對方吐槽自己的糟心事可以畢竟他們兩個現在都是相互傾訴、吐槽,說某件事的時候,經常因為三觀契合、心有靈犀而同時說相同的話,故而吐槽得樂在其中。
向對方請教問題可以關于酒水飲料行業的風向和未來的發展趨勢,路楠是站在先知的立場從結果倒推回去的,陳驍是站在集團公司高位認真分析琢磨的,兩個人思維碰撞,還會有別樣的靈感呢。
再不然接受男朋友的資金援助也可以鄭重思索后,路楠將三千萬rb和陳驍的全部身家比一比,便正如小康家庭的經濟適用男拿出三萬塊,她可以欣然接受、可以心懷感激,但是真沒必要因此有很重的心理負擔。
再說,我又不是不還的嘍。
我不僅還,還給源川集團指了物流倉這個發財路子呢。
路楠早就把這付出與回報之間的關系考慮清楚了。
如果要問她,帶著腦子和過分的理智談戀愛累嗎
路楠大概會回答完全不累下意識就這么做了。這樣讓我覺得有安全感,有經濟不依賴對方的底氣和隨時能夠獨立拍板自己事業發展方向的勇氣。
所以,她是絕對、絕對不會讓陳驍參與到自己的事業當中來的。
公平起見,不論未來如何,反正只要她本人沒有被穿越奪舍,她對源川集團就不會有什么額外的興趣。
如果說父親和母親之間失敗的婚姻給她造成的最直接影響是對愛情和婚姻的不信任。
那么這么多年,路楠深入思考,還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夫妻之間,最好最好不要將公私混為一談。
譬如說開個夫妻店吧,沒錯,兩人一起拼搏,說起來都說是有勁兒往一處使、彼此有個照應,街邊很多小店都是這樣經營的。難道這些夫妻店的攤主們因為私事吵了架,可以完全不將情緒帶到工作中又或者因為公事有分歧,能夠忍著從不牽扯私生活
就算那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涉及夫妻之間的原則性問題注1,可是天長日久,總歸是傷感情的。
尤其將小店的規模再擴大十倍、百倍由此產生的利益沖突和利益糾紛就不是退一步、忍一忍能夠過去的。
這些紛爭會成為他們的刺、他們的疤。
就像她的父母。
路楠猶記得六七歲或者是更小一點的時候,她睡在床上聽阿婆講古。
阿婆說,她四個孩子之中,脾氣最倔的就是黃女士。
黃女士是黃家唯一一個沒有聽從家里安排去相親并和相親對象結婚的人。當時,路父是相當難得的大學生,只是出生農村,家里頭一窮二白,相比之下,一家子在國營大廠子上班的黃家人經濟條件要好多了。黃女士當初自由戀愛并要嫁路楠的父親,路楠的阿公發了好大的火。s這段是路楠后來得知的,倒不是阿婆說的,阿婆不會和小孩子說這些。
等到楠三四歲的時候,路父從人人羨慕的林業局停薪留職,下海經商,并且抓準時機賺到了一些錢,路楠家中的經濟狀況得到了相當明顯的改善。
阿婆從那時候就開始帶外孫女路楠的,她笑瞇瞇地說“你媽媽眼光好,找到了你爸爸。你爸爸腦子靈光,又能吃苦,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你媽媽這輩子有福氣的。”
再后來
路楠只記得自己更大一點,單獨睡一個房間了,卻總會在深夜被門縫透進來的燈光打擾,繼而聽到父母壓著嗓子爭吵的聲音。還有每次爭吵過后,次日親媽無端發火遷怒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