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畢竟不是電視劇。
激將法沒那么容易成功。
生活中,除了陰差陽錯的巧合和處心積慮的謀劃之外,很少有那些被強行制造的沖突與矛盾。
就好比,路楠正色微笑問路父是否考慮清楚讓渡股權。
他們兩都清楚,路父,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路父不會因為路楠年輕就忽略了她的危險性。
更加不會突然降智說出諸如“好啊,既然你說你能湊夠收購我手上股份的錢,那我就拭目以待,只要你錢夠,我就一定會把股份轉給你”這種話。
事實上,路父很快就后悔了。
后悔自己前幾天居然覺得自己手中剩下13股權當下的價值能讓女兒知難而退。
看女兒從那時到今天的反應,哪里是知難而退簡直是看見了天降驚喜
路父不想放棄這個他苦心經營二十余年、目前剛剛起死回生的企業。
可是他被路楠拿捏得死死的。
他既要擔心路楠不肯在貸款協議上簽字,又要擔心路楠把他現在所住小區的名字告訴前妻
今日是回老家掃墓、拜年的日子,除了來回路上車內是安安靜靜父女兩個,其他時間他們根本無法好好談這個問題。
去老家的路上,路父探了路楠的口風,發現不管是曉之以理還是動之以情都沒什么用,對方油鹽不進。
走親戚和上墳的途中,路父一心兩用地權衡利弊。
而路楠,則是饒有興致地觀察新農村政策之下,每年變化都極大的老家,田間小路、自建小樓根本找不出昔日的影子呢。也不知道路父早年一直掛在嘴邊的退休就回老家蓋房子養老這話還作不作數
路楠想恐怕不能。人家的新孩子還是剛上小學,老路不得為新孩子再奮斗二十年哪有退休的閑情逸致呵。
雖然和老路家親戚一年也就往來一次,但是長輩們的熱心是不會因為時間和空間而被撲滅的。
他們關心人未到場的路楊的成績,也依舊關心路楠的個人問題。
路父含含糊糊地回答前者“還行吧,比他姐姐當年的成績要好一點。”具體好多少,他也不記得了,雖然路楊給他發過短信,有期末各科成績,不過他不是忙么,哪兒能什么事情都記得這么清楚呢
關于后面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路父看了女兒一眼“她啊,有自己的想法,我催催是沒用的了。”
眾親戚被路父禍水東引,善意地哄笑并問到什么時候能喝上喜酒,路楠嘴角往下撇了撇,似笑非笑“想喝喜酒還不簡單,我爸說不定就很想擺幾桌呢。”
也許是路楠一反常態地多話、近乎明示的玩笑,也許是路父不同于以往地安靜、勉強尷尬的附和,樁樁件件都顯示今日這對父女之間的關系很詭異。
這個大年初三,依舊招待路楠父女吃中飯的姑姑沒有繼續暗示什么了,反而語重心長地和路楠說“你爸爸一個人撐著企業,也是不容易。反正你現在能幫上他不少忙,這樣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