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種圍墻,也只能防防野獸,而且只能是那種小型的野獸。
遇上什么力量巨大的熊啊,跳躍力高的豹子啊,那和沒有沒什么區別。
更別說遇上那些妖怪了。
“然后是老人們居住的安樂區,老人們會再次安寧度過他們最后的時候。”
說到這里的時候,木下的臉色有些不好看,同時腳步也略略加快,似乎想要帶著白井月迅速走過這段區域,可惜,白井月的步伐不是他可以帶的動的,只好和白井月一樣,慢慢地走過這段區域。
白井月看著這片區域,很多房子都已經破損,而且一小半都沒有人住。
不時有些老人從稍稍完好的房子中走出來,然后蹲坐在房前曬著太陽,或者是找個伙伴聊著天。
看起來似乎真的是安寧的生活。
但是,白井月從那些人的眼瞳中,沒有看出半點安寧,只有死寂。
對一切都無所謂的死寂。
再看看這所謂安寧區的位置,白井月也大概明白了安寧區的意義。
這哪里是安寧區,而是送死區吧
如果妖怪入侵,所謂的圍墻沒有任何意義,那個時候妖怪必然會闖入村莊內部。
而妖怪進入之后第一時間遇上的,就是這個安寧區。
因為妖怪之間的特殊約定,讓妖怪進入村莊后只是吃了一兩個人就退去,這讓村莊自然而然地以為只要妖怪吃飽了就會后退。
所以才會有這個安寧區。
只要安排這些老人到所謂的安寧區,當作平息妖怪的祭品,當妖怪吃完了祭品,出于眾多妖怪的約定之下,必然會離開。
這樣便可以避免抵抗妖怪時的傷亡,也可以保護村莊里的孩童和青壯年。
這讓村莊有了繼續發展的可能。
而為了自己后代的平安成長,這些老人明知可能是必死,也依舊來到了這所謂的安寧區,安寧地度過自己最后的日子或是老死,或是被妖怪所食。
雖然是村莊的安排,但是在青壯年健在的情況下用老人送死的方法保護村莊的未來,這對這些青壯年來說是多么大的恥辱甚至他的長輩,估計也在這所謂的安寧區內。
也難怪木下不愿意在這里久留,每在這里逗留一刻,都是對他內心的煎熬。
看透了所謂的安寧區之后,白井月稍稍加快了腳步,跟著木下來到了下一個區域。
這里人流涌動,許多的人在這里勞作,這里赫然便是如同正常村莊一般的勞作居住混合區。
這個區域到沒有什么好觀察的,除了沒有老人,這里就和正常的村莊一樣。
隨后,白井月和木下來到了第三個區域。
功能區。
當然,在木下口中說出的稱呼不是這個,但是白井月給這個區域的定義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