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假結束后,秦殊回喬家繼續他的學業。
邊南還是待在這個小鄉鎮里,由于他的課外輔導,劉睿和王昊進步不少,成績讓學校的人瞠目結舌。
學習這么差的都開始努力了,這一認知讓很多人心里產生了危機感,當他們在躺平墮落,而隔壁和他們一樣躺平的家伙突然覺醒然后奮起直追,還揚言要考大學不當差生了,誰還能繼續躺平無視下去
高中的孩子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他們見過很多同齡人不上學了以后早早結婚生子,然后兩個小年輕夫妻為了家庭,起早貪黑打工,掙的錢根本不夠在那些繁華都市里生活,連落腳都很難,沒有學歷很多工作門檻都過不去,日子過得緊巴巴。
不過有時候從眾心理也很可怕,當周圍的人都是這樣生活,他們就會覺得這樣也沒什么不好,大家都是一樣的,遲早得出去打工,反正到時候還有那么多同鄉,以至于好多孩子一開始就放棄了在學校好好上學。
他們是腦子笨學不會嗎
不是,他們是逃避努力。
他們覺得不管怎么樣,自己家鄉資源這么差,就算努力也競爭不過大城市里的人,索性就不努力了。
但是現在有人在努力,那正在努力的人還不是像聶秋生和秦殊這種天生聰明的,看著認真學習的劉睿和王昊,鎮高中的學生忽然有種“可怕認知”。
[劉睿和王昊真的有可能考上不錯的大學。]
現在的社會不像以前,大家手里都有手機,個個都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以前不去想,現在不得不想。
他們真的愿意被劉睿和王昊落下嗎
這事經過一段時間發酵,鎮高中的同學,從聶秋生所在的班級開始奮進,勢頭逐漸蔓延至整座學校他們不愿意被劉睿和王昊落下。
學校里出現很多改變態度想要認真學習的同學,他們除了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請教老師,有時也找聶秋生問問題,邊南對于誠心求學的人沒有任何保留,大家互相拉扯又比著學習,整體的成績進步甚快,讓鎮高中的老師和領導們激動不已。
其實教育資源差不是最難的問題。
最難的是怕學生們像潭死水沒有上進心。
高二下班學期很快過去,高三的一次全市模考上,鎮高中一下子從吊車尾行列掙脫了出來。
這大半年時間,外面的人也知道了聶秋生的脾氣倔,任憑名校怎么挖掘,他都不肯轉學,說什么鄉鎮高中沒什么不好的,這話當時讓不少人嗤笑,不過他們對著聶秋生也說不出來什么,如此天才就是扔大山深處他都能考個狀元,這人天生就是例外。
但聶秋生是聶秋生,天才有天才的活法,可那小鄉鎮還是不可能有前途,他們走了大運才有這一根獨苗苗,等回來高考完,人走了,該爛還是爛。
不過這些流言蜚語鎮高中沒有在意。
雖然他們還遠遠比不上那些重點學校,但展現出來的精神面貌和成績比往年可好的不能再好了。
這次的勝利對全校的人來說都是鼓舞,眾人信心滿滿。
“我家還沒出過大學生呢,我感覺這希望就在我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