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縣里的本地人大多不喜歡住公房的,這公房沒天沒地的,哪有自家蓋的民房住的舒服。
所謂公房就是由國家出錢蓋房子了,然后市民們租住在這些公房里,向國家交房租。
像縣里的很多職工們大都住的公房,除非他們有私有的住宅房。
可這私有的住宅房,哪是每家每戶都能有的,這些有的人家大都是原先就住縣里的,祖祖輩輩傳下來的。
像那些后進縣里的人,哪來的私人住宅,別說自有的私人住宅了,就是想要租到這種私人住宅那也是很難的。
就說黎明慶吧他可是比黎父早進縣里不久,又是在百貨大樓上班的,要是能在縣一中附近租到民房,那他又何必去住那狹小的公房
就連煮個飯都得在過道里做,住的地方也沒他們在鎮上住的寬敞,可他們還得在那住著。
因為能住上公房。意味著他們也是能耐人,畢竟還有很多人那是連進縣里住公房的機會都沒有的。
財哥這也是真喜歡黎父,這才和他說了兩個選項。
黎父也覺得住小民房好,公房那還得和別人家住一層樓,哪有自家獨住一套房子來的舒服。
“財哥,可是這旁邊哪有那民房租啊”黎父問道。
這年代的人們,自家的房子大多都是自住著的,很少有人出租的。
“有倒是有,我表叔跟著小孩北上了,他那房子空著,是個兩層樓的房子,門前還有一個小院,院里還有口井呢,可方便了。
就是這房子的租金沒比那樓房里的便宜多少,等會兒我帶你過去看看房子,你要覺得合適就租了,不合適就再去看看公房。”
黎父點了點頭,“就按你說的來。”
兩人說話間,就走到了縣一中的校門口了。
現在的學校,還沒有現代學校那種高大上的大門,只有高高的圍墻,沉重的大鐵門,鐵門邊的圍墻上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安遠縣第一中學。
黎父帶著孩子們站在鐵門外往里瞧,“老大,這學校一看就不小啊”
第一次看到今后要讀的學校,黎清初也有點興奮,這學校看著都比分理中學要大。
黎清初中考的考點就設在了分理中學,所以他是去過分理中學的,那時候他覺得分理中學可真大,這會兒一對比,額
這會兒是放假的時候,這學校也進不去,幾人在外面看了一會兒后就離開了。
財哥帶著黎父他們直接就去了他表叔的房子。
這房子離一中不遠,和財哥他們家也很近,要真租下這里,那黎父擺攤,黎清初上學都會方便很多的。
財哥拿著鑰匙打開門鎖,取下鎖將門上的鐵插捎拉開后,就推開了院門。
“這房子空了有半年了,你們真要租下來還得好好收拾一下才能住人。”財哥帶著人邊走進院子里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