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天災降臨的第一年,初是持續了半年多的干旱,而后某天忽然天降暴雨,自此連續下了三個多月;
在第二年的春節剛過,大寒潮席卷了全球。
從二月一直到五月初,全球平均氣溫都在零下四十至五十度以下,極寒地區更是人煙絕跡、寸土不生。
這一年后全球人口驟減近一半,大量的老人、兒童死于天災。
次年,在天災中展現出強大而團結的民族魂的c國,在軍政齊心和擁有特殊能力的異能者的幫助下,是災難中損失最輕、保存國力最強大的國家,成功成為全球災后新一任的理事會主席國。
經理事會各國投票決定,將極限天災末世爆發后的時間,定為新歷元年。
自此又過了數年,交替不斷的旱季、暴雨、冰霜,以及一系列衍生出來的傳染病和動亂,不斷輪回,根本不給人類喘息的機會。
人類在絕望中掙扎求生,經歷過無數次崩潰,但好在種族基因中刻印著的不屈,讓活下來的人不斷適應天災。
有了前面第一年慘痛的經歷,人類面對災難時的應對和處理愈發嫻熟。
每一年死于天災的人口都在大大降低。
饒是如此,到了新歷10年時,全球總人口和天災末世前的和平年代相比,也只剩下不到百分之四十。
曾經臨時塞入數千萬災民的春城收容所,經過八年多的建設,面積已經向周邊的地區擴散了一倍有余。
一眼望去,無數錯落有致的高樓大廈林立,懸浮在半空中的5d立體投影正在播放社會廣告。
畫面上是被母親抱在襁褓中的嬰兒,正在酣睡,發出聲聲奶乎乎地嬰啼;
從這條道路經過的人們,一抬眼就能看到嬰兒柔軟微鼓的臉頰,就像他們面前真的有一個放大版的可愛孩子。
但大家早已見怪不怪,徑直穿過了嬰兒的立體的投影,交談著繼續向前走去。
廣告放到最后,一個英俊的男人走過來,抱住妻兒,全環繞動態廣告音效道
在末世之初的那幾年,孩子大量夭折,能挺過一輪又一輪的干旱、寒潮的,大多是青壯年。
物資短缺到連自己都顧不了的地步,也就沒多少人愿意生孩子了。
這兩年科技飛躍、城池和基礎設施不斷發展,大家逐漸從末世的陰霾中走出,也不再懼怕天災;
這個時候國家和所有人,才重視起人口斷層這一大問題。
0–10歲這個區間的兒童,本應該是為人類文明的傳承繼承火種,但現在卻是數量最少的一批。
各個國家都在大力宣傳生命孕育,鼓勵青壯年男女結婚組建家庭,大街小巷的廣告投放的也都是隱含著此類寓意的宣傳廣告。
逐一頒布的新規,更是從方方面面照顧到了家中有孕婦的家庭。
從孕婦檢查出有孕開始一直到生產結束,丈夫和其本人都在家中帶薪休假,丈夫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義務和責任下,照顧妻子、陪同檢查、讓妻子保持良好心情,不得做出有違公序良俗的事情。
每個月政府給予固定數額的營養補貼、產后護理。
孩子從一出生到后續的學業,都由政府扶持入學、培育新一代的人類火種。
除此之外,不遠處的高樓上投放的立體投影,或是一些高科技電子產品的廣告,或是一些復興的娛樂節目宣傳。
如今的春城,完全看不出新歷1年時的擁擠、混亂,已然變成了另一個樣子。
這是如今被稱為希望之城的、全球最大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城市,是所有人在末世中最向往的烏托邦。
8月22日,城市上空的環繞音響忽然爆發出一陣籠罩全市的刺耳警鳴。
無數居民仰頭看向天際,動作嫻熟地開始向著附近的高樓、遮擋物快步走去。
溫柔的女聲響起“最新天氣預警,今年的雨季將在310分鐘內來臨,請還在建筑物之外的居民盡快躲避,像雨季災難演習時那樣有序避難。城市防護罩和水上浮沉系統即將開啟,輕微的晃動后聲響都是正常的,請大家不要驚慌、抓住身邊的物品穩住身體”
廣播聲下,來來往往的人群很快都躲到了避難建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