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寧靜的周末,城市在晨曦中慢慢醒來。勞累了數日的人們大多數還在睡夢中。
這天清晨,太陽還沒出來,迎著習習涼風,勤奮的張小法騎著車輕快地上了路。
自行車離開稍微安靜的民宅區,直接鉆進了鬧市。
按照唐小姐給的名片上寫的地址,拐了好幾條街巷,總算是按時到了酒店門口。這家酒店開在了東邊最繁華的地段,外觀設計融合了中西方建筑的優點。既有傳統風格的花廊,柱子,也有借鑒西方文明的燈飾和門廳。外形整潔的服務員們穿著得體的服裝在里面忙來忙去。
張小法問了問酒店門童,得知自行車不得帶入,需要停放到大廳左邊,不得與汽車混著。
他把車推到指定處,發現還有專門的人看管,于是放了心。
話說這家酒店規模不小,服務注重細節,主人在經營方面確實是下了一番苦心的。
他來到酒店大廳,在偌大的地方轉了幾圈,都沒有找到西點制作區。
服務員們速度快得驚人,都是連走帶跑,看著大家忙得熱火朝天,他也不好意思喊人問路。
只好走到迎賓處,請教一位正在埋頭翻閱登記簿的男士。
“先生,請問您知道西點制作區在哪兒嗎”
對方把他足足盯了半個鐘頭,才慢慢地搭話“你來這里找人還是訂餐”
他見這人態度不好,就把名片遞過去“唐小姐讓我來的。她說店里的糕點師不夠,讓我來兼職試試。”
聽說是老板千金安排來的,對方的態度來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不但好言好語地指了路,還要親自送他過去。
他看不慣那人勢利的嘴臉,拒絕了這過分的熱情。
原來西點制作區和中餐制作區都設在與酒店二層,各自從東西兩側與大廳相通。他找到西點區,把衣服整理好就輕輕推門進去了。
里面的環境很干凈,四面雪白的墻壁上都裝了擦拭得一塵不染的鐵架,架子上那些手工鑄造的烘焙器具,閃閃發光。
一個瘦長的師傅在指點兩名學徒在篩糖粉,另一位胖子師傅則是忙著給烘焙的烤盤上刷油。橡木制成的桌面上已經擺了一盤烤好的餅干,工作臺上有很多大大小小原料,五顏六色的瓶瓶罐罐,還有待攪拌的奶油和未打開的黃油。
看到他進來,兩位師傅都停下手里的活兒,熱情地打招呼。
問過他的個人情況和基本的糕點常識,瘦長的師傅決定當場試試他的手藝。
張小法自認為烤餅干,做蛋糕是業余愛好,想有專家看看也可以學到東西,就爽快地答應了。
他換上潔白的工作服,戴上帽子和口罩,一邊回憶從書上學來的制作流程,一邊就地取材,準備做黃油餅干和杏仁蛋糕。
師傅和徒弟們都來圍觀。他選的這兩樣點心,用的材料簡單,但要做得口感和外形都出色,還是非常不容易的。
他其實也有些緊張,畢竟有四雙眼睛盯著每一個步驟。為了放松心情,他就想,干脆就把這些當成是做給林覓吃的點心,這樣就更加投入,不會分神了。
他熟練地用勺子取了黃油、面粉、酵母放進調料盆,將雞蛋細心地分離出蛋黃蛋清,用攪拌棒逆時針調成均勻透亮的液體,耐心地調節著砂糖和原料的配比
待餅干在模子里成形,送入了火候控制合適的烤爐,他才著手準備蛋糕。
在完成杏仁粉和糖漿的配比時,專心工作的張小法并不知道,唐小姐領著章文軒也悄悄進來了。他們看著他輕松地玩轉著這些常人都看得眼花的工具,暗自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