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最壞預計的前提,妖族派出弟子加入人族宗門,背記人族典籍。
馮小圓的講述中,人族妖族彼此交換佳子弟,并不是為了作為人質,而是為了將此界的文明傳承。
據說到了最險要的時刻,兩族甚至都做好了從人界和妖界兩個方向,分別破界而去的準備。
他將如傳炬星火,把他擁有的歷史和功法銘記并傳承。
而人族加入妖族部落,則是因為人族的創造力更佳、領悟力更好。
這是因為妖族的后代往往壽命更長、肉身更強壯、時數目也較多。
這可以保證破界計劃啟動后,即使會面對成千上萬的流浪生涯,后人也將有更大的能量抵御危險。
文明的傳承精神這一刻拱衛到極致,甚至跨越了種族之分。
言落月聽得肅容斂息。
這些人或多或地掌握著煉器、煉丹、陣法、畫符、醫修等識,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種群的豐富性。
這樣的準備,依舊是為了將已有的歷史延續去。
身臨其境地想想,那該是何等山窮水盡的險要時刻。
而當時的境遇,又該是何等的凄涼悲哀。
妖族立為傳法弟子的原因居然是這個,這聽起來當然蠻意想不到,甚至還有好笑。
可一旦追溯起歷史原因,那實令人笑不出。
又此后的幾十,兩族漸漸占據上風。最終以無數伴的犧牲為代價,直到把所有魔族趕回魔界,封印兩界通道為止。
用這個話題開了個頭,馮小圓順成章地講起魔族主要的幾種類型。
馮小圓淡淡道“幸而那一次的背水之戰,我打贏了。”
一步贏,步步贏,人族和妖族因此有了喘息之機,獲得了第一個站穩腳跟的機會。
這種魔物雌雄體,以血肉為食,只要吞噬的血肉夠多,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生魔物。
而且非常奇特的是,異母魔生的魔物,并不一定是小異母魔。
當的伏魔之戰中,人族和妖族也是吃了很大的虧,才發現魔族不聲不響地衍生出了許多異類。
例如其中一種,稱之為“異母魔”的魔物。
伏魔之戰,修士遭遇的八成魔物,幾乎都是由異母魔生出來的。
還有一種魔物,以記憶為食,稱為“傀儡師”。
它可以是“泥鉆”、可以是“青鬃魔”、還可以是“滾風獸”等等等等。
它能生什么魔物,主要取決于它吃了什么。
這種魔物實太過棘手,有一陣甚至掀起了修仙界中人人自危的風潮。
幾次由傀儡師惹出的禍亂,都令人族和妖族陣營中,爆發起關于細作的懷疑。
他可以吃掉生靈的記憶,再用自身延伸出的傀儡線,把生靈制成傀儡操縱。
當最高明的傀儡師操縱起傀儡時,連傀儡的父母夫妻亦看不出異常。
以上四種,便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特殊程度很高的魔物。
至于魔物的大部隊,多半和妖獸類似,要么是肉體強大,要么是法術能力驚人,倒沒什么稀奇的。
第三種魔物可以吞噬修士的修為,吸收修士的攻擊,然后再以爆炸或者其他攻擊形勢,把吸收到的能量釋放到敵人身上。
據說還有一種很特殊的魔物,似乎是以情感為食,喜歡玩弄獵物。但關于這種魔物的記載非常稀。
言落月仔細回憶了一,才想起這幅畫自己曾英才會見過。
公告墻的紅色玉簡中,曾經發布過一張關于魔物脫逃的通緝令,其間的畫像,似乎就是這個模樣。
說到這,馮小圓頓了頓,回身墻上掛了一張畫幅。
畫幅描摹著一個青面獠牙、眼睛大得出奇的魔物形象,圖像看起來莫熟悉。
“無論如何,有一句話大家千萬不要忘了。那便是”
不等馮小圓說完,教室的學就已經領會,時接口。
直到今日聽了馮小圓一席講解,言落月方道,原來這就是所謂的“異母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