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蠟順著燭臺滴落到了書桌上,林如海沒有像往常那樣喚人進書房清理,而是將茶盞中的紙渣,連同茶葉茶水一起倒在手上,細細揉搓,泡開了的茶葉,手一碾就成了碎末,他并不在意弄這些會不會弄臟了手,雙目無神近乎機械呆滯地確認,在他的一番操作下,信紙混著茶葉成了泥。
一番操作后又過了許久,他才醒了神,從那信中內容以及林柏所說甄家的事情來看,好似處處都有跛腳道士賴頭和尚的身影,他們代表的又是什么
就像之前所講的,信中幾乎寫明了薛家和賈家最后會成就姻緣之事,那他的黛玉呢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看那絳珠仙草說的什么,用一生的眼淚還了澆灌之恩,本就在天河邊,何須澆灌而且什么事情需要那么多的眼淚只能是情傷了。
那自己呢自己不知道賈府發生的事么為什么不將黛玉接回來就算不知道,但自己官職在這里,賈家要做什么,也不會太過分,除非自己沒有能力再護住黛玉,這種情況下,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也不在了,這世上再沒有了黛玉可以依靠的人。
回想起往昔夫人在世之時,也曾提過二內兄家的孩子如何聰慧,如何的優異,當時自己并沒有想過要將黛玉嫁回二內兄家,不說別的,單就是身份上,如果說賈寶玉考出功名,那也許自己還能考慮一二,可現在的他不過一個毛頭小子,又生在了富貴窩里,會不會去考功名還未可知,怎么可能會早早的就將這事兒定下來
依著自己的性格,他二人婚姻之事沒有定下來,黛玉又是最懂禮不過,在家中雖自由慣了,但對于那些,她定還是曉得避諱的,到底是怎么摻和到賈薛之事中的這一回岳母來信,說夫人去世,憐黛玉無人依傍教育,才將她接過去養在膝下,難道因為同在賈府,偶有見面的機會,這樣一來二去,少年慕愛,才生下的孽債
林如海思來想去,細細推敲,最后覺得,那道士和尚肯定跟寫信的,不屬于同一個陣營的,要么是幫仙人巡視人間,要么窺探到了天機,道士和尚不論對于什么事,他們都會去提醒一下,被提醒的人是不是注意,那就隨緣了,而寫信的這個,心有不忍也好,存心跟道士他們做對也好,能在這個時候寫信來,提醒自己讓黛玉避開,就應該感激他。
只可惜對方沒有留下其它的線索,倒無從尋他,這種高人來無影去無蹤,也有可能。就是那道士和尚,好像哪里他們都去了,但除了甄家,別家都沒有再二次尋訪,自己也是因為甄家之事,才下定了決心,將黛玉接回來。
念及之前林柏所說甄家夫人可憐之語,他不好評判甄士隱出家的是與非,但可以詢問甄家那個走失的女兒是何模樣,有無什么特征,也許能幫上一二。
說回勞椒桂,送出信之后,她沒有繼續貓在林家附近,已經提醒到這里了,如果林如海還不做出動作,那也只能說是他們父女該遭的劫,無法撼動。、
整夜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一時說著,在這里她不過是個過路客,妄想改動劇情失敗了而已,雖會心痛,但日子還久,這種情況以后定還會經歷,也許多痛個幾次,就習慣了;一時又說,不行再等等,等到寶黛大婚,或者等到林黛玉回揚州的時候,將她偷出來反正那時候她也只剩一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