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比,榮國府在林家面前便沒有了優越感。
林家是沒了賈敏這個姑奶奶,但林家當下只有一個孩子,和榮國府這般打腫了臉充胖子,可不是裝出來的富貴。
林如海本也不小氣,原本也預備了大把的銀子,他起先聽從了賈雨的意見,輕車簡從,送的禮自然是便于攜帶的金銀票據。
可是林如海忘了,他的女兒黛玉是要在內宅生活,你揣著一大把銀票來,倒是不如多買幾個大件,多搭幾個樣子,叫那些個仆婦開開眼。
楚彥早前了解劇情時就心下不滿,林如海送女兒進京的架勢,就連小富之家也不如。別人不欺負你家姑娘,又欺負誰
黛玉這么一說,王夫人和王熙鳳臉上自然有些掛不住,但你說黛玉做的有錯卻也不至于,人家晚輩的一片心意,綢緞布料卻也是江南的好東西。
黛玉忽得提起這一茬,也是話趕話,王夫人和內侄女王熙鳳先說的要裁衣裳。
一切是多么的自然合理,但又叫人如此的尷尬。
黛玉本就年紀小,又是誠心誠意的模樣,賈母聽了只有高興的份兒,連忙把黛玉攬到懷中。
“我的兒,你倒是越發像你母親了,事事都想得周到,今后就在我屋里住”
賈母說著,念及先自己一步而去的女兒賈敏,又滴下淚來。
“多謝外祖母愛惜,只是玉兒帶來的人也不少,恐叨擾您老人家。”
反正黛玉是不太愿意跟賈母一起住的,想必賈母屋子再大,也不能叫黛玉和楚彥一道住進去。
楚彥是個外表看來有三十歲往上的修士,賈母也多半不愿與這樣的人一道住著。
“老太太,太太,林姑娘帶的人在外面候著,就等著進來來磕頭呢”周瑞家的適時提醒,畢竟這林家來的人有點多,當下滿滿當當站了一屋子,顯得外間格外擁擠,早磕了頭好安頓著。
賈母點點頭,要周瑞家的領著人進來,原想著自己與林如海去過信,說了榮國府里有人,林家應當不會派了那么多人來。
當下先進來四個嬤嬤,都是四十上下,衣著齊整,頭發梳得講究,因得賈敏亡故,都戴的銀飾。而后又是四個大丫鬟,帶了一個小丫鬟,也是齊齊整整的,只是都放了足,磕頭行禮都十分規矩。
最后又是四個粗使嬤嬤,一看就是專門負責灑掃伙計,生得粗壯,但衣裳和規矩都不錯。
待這些人都磕了頭去,最后才是楚彥進去與賈母見禮。
賈母見黛玉帶了這么些人,便知自己那住處放不下,又見楚彥仙風道骨,她這樣的老人見見多識廣,也能覺出楚彥有幾分道行。
當即就叫人賜了座,也不強留黛玉在身邊,反是請教楚彥。
“不知仙長對坐臥之處,可有講究。”
作者有話要說講道理,我每次看黛玉進京這里都很迷惑
林如海家是很窮嗎
搞得這么寒酸
真的連小戶之家都不如。
一直想敲開林如海的腦袋去看看他到底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