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聲走進里屋,發現王建設坐在椅子上,一手捂著額頭,一手叼著香煙,挺像出自大師羅丹的那座著名雕塑思想者。
王建設平時對煙酒的欲望不大,一天幾根煙就能滿足煙癮,可他現在腳底鋪滿一層煙頭,屋里的煙味,嗆得老煙槍趙鳳聲都接連咳嗽,呼吸都變得困難。
趙鳳聲坐到王屠夫旁邊,望著額角一道道皺紋,輕聲道“叔,小鯤和小鵬打架,你咋不出去勸一勸”
王屠夫嗓音透著一種粗糙沙啞,答道“打,使勁打,打死活該”
趙鳳聲沒想到平時的老好人,能將自己孩子生死置之不顧,心底大大驚訝一下,那倆惹事精做出什么人神共憤的惡跡了,自己親爹都沒心思管了蹊蹺。
趙鳳聲愕然道“叔,到底啥事”
王建設大口猛抽著煙,眉頭形成一個川字,沒有回
答。
王屠夫平時話不多,見人就擺出笑瞇瞇姿態,雖然他在法院工作,吃著皇糧,但從沒有過仗勢欺人的行為,誰家有個官司纏身,他都會伸手幫扶一把,是桃園街里著名的老好人。趙鳳聲父親和王建設歲數差不多,屬于一起光屁股長大的發小,跟老街四害性質相仿,可以說是共富貴共患難的交情。趙鳳聲兒時那會,經常趁著父親和王建設喝酒的時候,去索要一把帶皮花生米,輕輕一搓,花生皮剝落,放進嘴巴里嘎嘣嘎嘣亂響,回味無窮,比起小賣部里的兒童食品還解饞。
自從趙鳳聲父親去世,王建設對他們家沒少照拂,買煤球,掃屋頂,砌墻,遇到這種苦力活,哪怕是趕著去上班,也要過來搭把手,干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連口水都不喝,扭頭就走。趙鳳聲母親經常念叨的一句話,就是人家幫我,永志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趙鳳聲是個孝子,母親的教導謹記于心,所以對王建設很感恩,連帶著對他兩個兒子都多加幾分照
顧。
現如今王建設老了,鐵鏟揮不動了,蜂窩煤也搬不動了,甚至家里出了事都疲于應付,趙鳳聲當然不能坐視不管,把王建設手里燃到盡頭的煙頭一把奪過,踩滅,勸解道“叔,沒啥過不去的坎兒,我那倆兄弟要是不聽話,我幫你去管,還不聽,我就揍他們,揍到聽話為止,只要您別心疼就行。如果家里有困難,您盡管說話,我那還有幾萬塊,不夠的話我再幫您湊。”
王建設搖了搖頭,苦笑道“要是沒錢,也就沒這么多事了”
趙鳳聲納悶道“有錢還打架那倆小子吃飽了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