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薛盼問起這事,老婦人臉色明顯暗淡一下,語氣有些苦澀的道“還沒有”
“哦怎么了”薛盼好奇的問。
老婦人嘆了口氣說“沒辦法,現在教書的先生太少,不好找啊現在眼看孩子天天就這么在家玩,我也跟著著急。”
老婦人說的話是真的,之前隋朝開了科舉納士制度,給了天下貧寒子弟一條通天之路。
可是有能力讀書的人終究還是少的,到了現在,能斷文識字的人,要不就埋頭苦讀考取功名,要不就投身大戶
肯在市井之中開課教書的不是沒人,實在是少的可憐所以一時半會之間,她就算拿著錢,也找不到人來教。
“要不,我和蕭寒找人幫忙看看能不能牽線搭橋給他找個師傅”薛盼對求學之苦身深以為之,想了想,試探著問老婦人。
老婦人聞言眼睛一亮,剛要說話,眼前卻有一人猛的跳了起來
“牽線紡線棉線”
突然跳起來的自然是蕭寒
他對薛盼和老婦人驚詫的眼神理都不理,此時就像是一頭拉磨的驢子一樣圍著凳子團團轉因為就在剛剛,他終于想起自己想要干什么了
紡線啊那么多棉花不紡線,光做棉被蓋的過來這個事情自己早就該想起來的
搓著手,蕭寒站定,目光熱切的看著老婦人“大娘你紡線的東西還在能不能幫我把一樣東西紡成線”
老婦人被蕭寒的奇怪舉動嚇了一跳,隨后趕緊點頭“還在,貴人有什么吩咐直說就行,不用這么客氣”
“好咱們事不宜遲,現在就試試能不能成”
蕭寒此時一門心思都在棉花上,有了棉線,就有棉布有了棉布,棉花不就有了無數用途
今天出門沒帶棉花這不是問題把愣子弄過來,二話不說就上手扒他的衣服
這些人里,愣子最怕冷,身上穿得夾襖里面就有棉花,雖說不多吧,但要只做個實驗應當夠用
上好布料做的夾襖被用力撕開,露出里面白白的棉花。蕭寒眼睛都不眨一下,愣子卻難過的跟死了老娘一樣直到蕭寒說還給他兩件,這才高興起來,一起幫著蕭寒把夾層里的棉花都掏出來。
捧著棉花去到店鋪后面,這里就比前面寬闊多了,老婦人這時已經把紡線的機器搬出來,先接過蕭寒手里的棉花看了看,然后試了幾次,這才找到了頭緒。
跟之前自己紡麻線一樣,將棉花搓成小小的長條,然后從中牽了一個頭,掛在機器的圓輪上慢慢搖動,一條白色的線便緩緩纏繞在圓輪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