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毛利小五郎是門外漢。拋竿釣,他更是沒嘗試過,自然也就沒發言權。
為了確定原動漫手法的可行性,他選擇了親自測評。
專門的漁具店,買來了專業的設備。他卻并沒有去實地測評,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不說,被人發現可就解釋不清了。
高高的河岸,寬敞而又平靜的河水。這是毛利小五郎所選擇的替代品。
清晨時分,正是行人最少的時候。這是毛利小五郎所選擇的時間。
弓腿,扭腰,踏步,一氣呵成。毛利小五郎有功夫底子,甩個釣魚竿,自覺也不算是什么難事。
事實也證明,他的確很有天賦,只是一上午的時間,便有模有樣。
只可惜,他為自己所設定的目標,除了陣陣漣漪蕩漾過去,根本就沒有一次擊中的。甚至,根本就沒有任何一次,哪怕是接近目標。
都說實踐出真知,毛利小五郎卻并不敢就這么認定。借助朋友的幫忙,他找到了幾位常年垂釣的高手。其中有兩位,便是拋竿釣的高手。
有些出乎毛利小五郎的預料,他所認定的五十米距離,對于拋竿釣來說,其實并不算太遠。只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還是比較容易達到的。甚至有人曾經宣稱,自己拋竿的時候,甩出去了兩三百米。當然,事實是否真如此,就有待考證了。
但是,當提到作案手法當中所需要的準確性,一個個卻都皺起了眉頭。因為按照他們的說法,在沒有外部因素的干擾下,五十米遠的距離,能把魚鉤拋到一米以內,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一個人的頭顱,直徑也不過十幾二十公分而已。所以,毛利小五郎把目標鎖定在了距離目標十五公分。
果然,和他所預料的一模一樣,所有人都是一陣的搖頭,表示自己沒這個本事,也從來沒有見過誰有這個能耐。但是,他們也同時不排除,運氣好的情況之下,就算是一次,還是有可能達到這種效果的。
然而,這樣的回答,并不是毛利小五郎想要的結果。作為一個嚴謹的偵探,他所需要的是肯定而又絕對的答復。
于是,第二次,毛利小五郎做好了準備,跟蹤調查寺澤紀夫。
然而,意外的事情出現了,就在他才剛做好準備,正要出門的時候,毛利偵探事務所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
“鈴鈴鈴”
“會是誰呢”毛利小五郎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井本龍介。猶豫了一下,思索著井本龍介有可能提出的問題,他伸手接起了典故,“喂,毛利偵探事務所,我是毛利小五郎,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忙的嗎”
很是出乎毛利小五郎的預料,電話的另一端,傳來的竟然是妃英理的聲音“喂,是我,妃英理。”
“英理”毛利小五郎喜出望外,“有什么事情嗎”
妃英理解釋道“其實也沒什么,你不是很關心井本龍介的事情嗎我這里有點消息,你想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