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這么大,而且經常進行遠洋貿易,誰也說不清他家底到底有多大。
于是在嶺南停在外海的戰船上,乾坤圖打開,在那如水紋一般的屏障后,糧食如下雨一般一直不停的往下落,直到裝滿整整五十艘戰船船艙,才將其收回。
滿載糧食的戰船立即駛往東海城,在碼頭直接用糧袋裝運,幾千人同時出動,不到兩個時辰就轉運完。
轉空的戰船再次駛往外海,如此往復,而東海城運抵的糧食,很快分往各個城鎮,直到將所有城鎮的全部糧倉都堆得個滿滿當當,才算告以段落。
這前后花了不到五天的時間,乾坤圖內不到一千人的勞力,將近五十年的收成,不算滿意,但也已經不錯了。
各城主手中有糧,心里不慌,于是開始在流民中大肆招兵,沒有別的,一句話,管飽,包括家人。
這句話,在這個戰亂的年代,當真比什么都管用,在外面當流民,可能是全家餓死,一人參軍可以保全家安穩,這樣的買賣,任誰都愿意做。
于是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就像插了翅膀的鳥兒,迅速傳遍中原大地,己方手中的各城鎮,猶如一塊塊磁石,將無數的流民吸引過來,報名參軍的人絡繹不絕,各軍營迅速擴張,于是又一場轟轟烈烈的練兵在各城鎮拉開了序幕。
只是這一切,張傲秋就插不上手了,他現在每日呆在外海,每隔五天放一次糧食,而戰船上的水手,則被集中看管,到點開船,船到碼頭就集中睡覺,然后到點再開船,到了外海又集中睡覺,啥事不管,倒也舒坦。
如此三個月后,軍屯的糧地也到了收割時節,這一大批的糧食收割上來,所有人都松了口氣,終于可以騰出手來了。
不過這次騰出手,倒不是對付死域人,而是對內,原天下三十六城,現在有十城在自己手上,有八城在死域人手上,剩下還有一半的城鎮,依舊選擇觀望。
現在也到時候了,觀望了這么久,也該有個了斷了。
于是一紙檄文發出,給那十八城最后一次選擇的機會,要么順從,要么滅亡,給一個月的考慮時間。
這一個月,張傲秋也沒有閑著,猶如跟死域人比賽一般,瘋狂搜刮中原大地上所有糧食,切斷所有通往內陸的糧道。
而云歷則加大游說力度,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先是跟素有“三陽開泰”之稱的西北三座城鎮聯系,這三座城,圣教在里面經營多年,早有歸順的意圖,只是周邊都是那些頑固派,所以這三城擔心自己一旦宣布歸順,可能還沒等擁抱新世界,就會被那些人給干掉。
最先打破規矩的,要么有這個實力干掉別人,打破舊規矩,成為新規矩的制定人,要么就是自不量力,被人干掉,槍打出頭鳥這個道理誰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