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漓抬頭看了看天,認準無暇寺的方向,獨自一人上路。
現在師父也不在身邊,剩下的事只能自己一個人去完成了。
因兒時的經歷,阿漓養成一個執拗的性格,任何一件事都要堅持到底,因為若不這樣做,可能連肚子也填不飽。
只是這一路卻是越走越偏僻,在阿漓想象中,既然是寺廟,應該是香火鼎盛,信徒眾多才對。
哪知走了大半天,周圍連村莊都開始變得稀少起來,卻連寺廟的一個屋角都沒看到。
阿漓停了下來,從包裹里取出地圖看了看,按地圖上的指示確實是這個方向不錯。
阿漓沒有辦法,只好到就近的村莊去打聽打聽。
一問才知道,方向對了是不錯,但那無暇寺卻是在前面山林中,而且也不是什么香火鼎盛,信徒眾多,而是一座破敗的小廟,里面住的也就四五個和尚罷了。
阿漓轉念一想也對,那本賬簿本就是機密的東西,藏在深山破廟中,也不會引人耳目。
但此時天色已晚,干脆就在這村子里借宿一宿。
阿漓此時打扮的就像每日在路上看見的那些流民一樣,加上她身材嬌小,背著個破包裹,一看就讓人心生可憐。
這家主人也是善心,看她那樣,不僅不要她的銀子,還備了一份豐盛飯菜。
阿漓也是乖巧,幫著煮飯洗碗,這本是以前她常做的,手腳麻利,正好也符合她現在的身份。
加上她從小在外面闖蕩,早就練就一張乖巧嘴巴,大叔前,大嬸后的,哄得主人異常開心。
在聊天過程中,阿漓就得到了她想要的信息。
這無暇寺雖小,但存在的年頭夠久,在以前大夏李氏王朝就有了。
當年這里方圓百里也就這一座寺廟,而在李氏王朝的時候,又大興佛教,所以那時確實是香火鼎盛。
但隨著李氏王朝禍起蕭墻,天下分崩離析,各地勢力篡起,為爭奪地盤而連年戰亂,導致周邊村民死的死,逃的逃,無暇寺也自此破敗下去。
原來的無暇寺方丈早已離開,現在主事的是一個不知從哪里游方過來的老和尚,這里人都叫他風鈴大師。
第二日一早,阿漓也沒驚動主人,在桌上留下一些碎銀后悄悄上路。
按昨晚得到的消息,阿漓很快就找到了入山的路。
這是一條鋪砌的非常工整的石板路,在陡峭處還修有石階,這一切都見證著這里以前的輝煌。
但現在卻已是雜草叢生,一看就知道,這路已經很久都沒人走過了。
清晨的太陽還沒有露出笑臉,這里周圍靜悄悄一片,只是偶爾傳來幾聲早起的鳥叫聲。
不過這樣也好,順著石板路走,即沒有人打攪,又不擔心迷路。
阿漓也不著急,邊走邊看風景,遇見絕美之處,還駐足欣賞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