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傲秋聽了搖搖頭道“醫術再高明也只能醫人,我們阿漓卻能醫心,哈。”
三日后,諸事處理妥當,一眾人搭乘由云歷安排的船只,走水路往武月城去。
臨花城支援武月城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路線早就輕車熟路,不用張傲秋他們操心。
由于張傲秋他們耽擱時間過久,為了不讓已到落梅鎮的人久等,這次船上只載人,不載貨,輕舟楊帆,力求速度最快。
五日后在一個無名碼頭下船,改走陸路,岸邊早安排好有馬匹等候,一路疾行,又五天后才趕到落梅鎮。
武月城靠近東海那邊,是一百多里的曠野,再往后兩百里則是連綿大山接著大海。
當初之所以選在這里建造城池,就是因為武月城所在處正是兩山交匯點,而且兩邊山勢陡峭,易守難攻。
武月城前的地形形同喇叭,越往里越收,到了城門前,則只剩下寬約三十多丈的入口,也幸虧有此地勢,死域人就是投入再多的軍隊,也只能擠到這三十多丈的橫向距離內,不然若是能多點開花,以武月城的人力物力,早就城破人亡了。
而在武月城后,則是一個天然峽谷,峽谷寬約四十多丈,形成一個天然屏障,不擔心有人偷襲,但同時也是交通不便,所有的物質想要進城,都必須通過前門。
花倩笑接手武月城的時候,也曾想過在武月城跟后面的望星涯通過拉索打通,但那時已是在戰時,也擔心有其他心懷不軌的人通過拉索偷入武月城,若是這種情況發生,那時候城內就不攻自破了。
而且武月城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手,實在是分不出多余的人來看守,況且那時候也沒有多少人支援武月城,沒有物資從后面進入,留著拉索,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現在臨花城援助的物資想要送進武月城,只能走前門,每次都是分批進入,而且都是在嚴密偵查后不定時間偷入。
死域人就是想將武月城圍成死城,自然不會讓外面物資進入武月城,同樣在武月城周圍安放無數的探子,嚴密監視武月城外一舉一動。
所以送進武月城的物資,十車能送進八車那是菩薩保佑,更多的是十車能進一半就很多錯了。
同時為了避免這些物資落在死域人手中,每車物資上都備有火油,一旦實在保不住,寧愿燒掉也不留半點給死域人。
而落梅鎮則位于武月城后西面,離望星涯約五里,當年建造武月城時,落梅鎮及周邊其它三個小鎮所在地還是一片荒蕪,為了安置大批的勞工,遂專門選定了這四處位置。
隨著武月城建完,又有大量的人員涌入,這四個小鎮做為通往武月城的前站,也跟著繁華起來。
從落梅鎮往武月城,必須通過一處渡索橋,橋寬僅兩人身寬,根本無法運送物資,當時建造武月城時,曾修建了五處巨大的吊索以運送大型物資,但后來城建好后,隨即就打通了前面跟大海相接的通道,既有陸路也有海路,所以那五處吊索也就漸漸荒廢不可修了。
只是現在戰亂,鎮上的人要么已經逃亡他地,要么就加入了武月城抵抗死域人,四處一片荒蕪寂寥,形同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