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不知道為什么,張傲秋腦海里總是浮現剛才那人看著他痛苦而又絕望的眼神,隨即又想到了老鐵,若是以前不認識老鐵,說不定剛才那人就是他,以老鐵的性子,為了他老娘的性命,肯定是打死都不會說半句。
一教二宗手段卑鄙,逼迫很多像老鐵那樣的人替他們賣命,這些人其實也是身不由己,只是他們臉上也沒有標上記號,無法去甄別。
但若是將這一批人爭取過來,那不僅可以避免錯殺,壯大自身力量,同時對一教二宗也是一個打擊,甚至還能從內部拖垮他們。
想到這里,張傲秋恨不得立即調頭,去找鐵大可認識的那些還在一教二宗賣命的兄弟,不過這個念頭也只是轉了轉就壓了下來,既然師父已經答應親自去辦,那就一定不會讓他失望,只是希望師父他們能夠想到如何通過這些人的口,將消息散布出去,那時候再有王須亦這匹知途老馬,效果就會很可觀了。
兩日后,張傲秋趕到東海城。
東海城因靠近海邊,但這海卻是內海,深入中原內部,死域人還沒有那么大張嘴,敢把手伸到這里,也是離嶺南海路最近的一座重鎮。
東海城因靠近內海,臨近嶺南,其建筑平面比較規整,庭院很小,房屋高大,門窗狹窄,多有封火山墻,屋頂坡度陡峻,翼角起角更大。
而在其城鎮內,則建筑物密集,封閉性很強,雕刻、彩繪富麗繁復,手法精細,風格輕盈細膩。
因靠海,自然依海為生,造船業相當發達,是東海鎮最大的稅收來源,而這里造的船,跟在臨花城離水河上行走的船又不一樣,拋棄了不必要華麗裝飾,主要以結實耐用為主,船身又高又長,最長的海船長度,甚至達到四十丈。
從獨木舟和筏等簡單的運載裝備開始,到"張帆巧使八面風"的精妙發明,在悠久的文明長河之中,其航海文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這里最熱鬧的時候除了春節,就是祭海,每年正月十三是海龍王的生日,因為靠海,漁民比較多,都是靠海吃飯,所以讓海龍王保佑漁民每年平平安安。
不過現在還只是老歷十月,離正月還早得很。
張傲秋在城門交了稅錢,一邊走一邊逛,現在天色還早,還是先了解一下東海鎮的地形,有備無患總是錯不了,至于住宿,晚點再去也不遲。
東海城城鎮布局,與臨花城相比,除了建筑物風格不同外,其他大同小異。
月福客棧位于東海城城東,占據了最好地段,比起同福客棧來說,其占地面積,裝修奢華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語。
傍晚時分,張傲秋來到月福客棧,站在門口看了半響,心中對嶺南張家有了個初步的認識,一家客棧都如此奢華,窺一斑而知全豹,那背后站著的張家又是何等龐大。
張傲秋進了客棧,先是要了一間上房,舒適地用過晚餐后,才去找客棧掌柜。
不過月福客棧的掌柜可就比同福客棧的掌柜舒坦多了,可不用親自站在柜臺后打算盤,這還真是同人不同命。
張傲秋走到柜臺跟前,柜臺后的伙計立即上前笑著招呼道“不知客官有什么吩咐”
張傲秋也不說話,從懷里掏出那塊木牌推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