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騎軍現在已經有了六支,凌霄門一支,圣教一支,剩下的獨孤山莊等各占一支,再加上后來加入的張家,算是人員齊整。
只是前五支隊伍相互之間磨合的時間要長些,人與人,人與狼之間已產生了很好的默契,而且最重要的是,人狼只有五百多頭,所以張家那一百零二個靈境高手,張傲秋就直接將其劃撥給花倩笑,讓他們成為花倩笑的禁衛軍,同時又能作為狼騎軍后備騎士。
畢竟以后是上戰場,誰也說不準會有個什么情況發生,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對于那些人狼,慕容輕狂在住進藏兵谷的時候就開始對其進行改造,通過藥物不僅祛除它們體內的那股騷味,同時助其打穿經脈,強化體格,提升其耐力。
人狼雖然長得跟戰馬差不多高大,但畢竟還是血肉之軀,自然還是又其弱點,狼是銅頭鐵骨豆腐腰,所以重點防護就是腰腹,同時還有咽喉部位。
云歷很早就給狼騎軍提供了一批狼鞍,張傲秋想著將腹甲跟狼鞍結合在一起,那樣即合體,又不容易松動。
張傲秋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下面的工匠一聽就明,很快就打造出一副腹甲,張傲秋在戰馬上試驗了一下,這腹甲設計成可收可放的樣式,不管什么體格,瘦小的就將腹甲向上,將多余的部分收入狼鞍,并與狼鞍牢牢固定,強壯的則相反,方便實用,還真是獨具匠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傲秋是越來越忙,而魯寒凝卻是日漸消沉,因為每過去一天,就離張傲秋離開自己的日子更近一天。
可憐天下父母心!
魯寒凝這情況,還是房五妹最先發現,于是立即告知張傲秋,只是離開嶺南畢竟是一件即成現實的事,就算是張傲秋自己也無法改變,現在唯一能改變的,就是白天陪著魯寒凝跟房五妹說話,游歷,晚上再處理事情。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一轉眼就到了十五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在嶺南,這一天有很多的傳統習俗,如: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在十五之前,所有人都開始忙碌起來,特別是花燈,扎得是滿樹滿樹的紅燈,連綿不斷,走在熱鬧的大街小巷,隨時都能聽見炮竹聲響,還有小孩子彼此之間的呼叫跟笑聲。
元宵節一大早,張家家主大門外就燃起了早已準備好的鞭炮,然后三條數丈長的金龍在龍珠的引導下,龍頭緩緩抬起。
跟著鼓樂響起,碩長的龍身通過下面舞龍人的運動和姿勢的變化,開始穿,騰,躍,翻,滾,戲,纏,并且中間組圖造型,龍舞起來,左聳右伏,九曲十回,時緩時急,蜿蜒翻騰,充分展示龍的精,氣,神,韻。
張家家主門前舞龍,是張家歷年來的一個習俗,以祈求平安和豐收,預示來年張家人丁興旺,家族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