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連城這話說的大氣,頓時惹來一片叫好聲。
對面那五人,有兩個玄境初期,三個靈境中期,紫陌三人雖然都是玄境以上修為,但也是不慫,當即高聲應了下來。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紫陌三個可是修煉了煉體術的,一個賽一個的耐抗,雖然人數少,我打你一拳算一拳,你打我十拳才頂一拳,這里面的區別可就大了。
周圍那些個城主們之所以大聲替花連城撐腰,一來那五人做事實在太不地道,借死域人的威脅來要挾一個女人,二來也是佩服花連城他們三個,明明實力弱于對方,卻依舊敢于挑戰,而且還是生死戰。
場子滕開,雙方立即戰成一團,其中由紫陌跟花連城對上對方兩個玄境高手,鐵大可一人對付剩下的三個靈境高手。
紫陌三人也是戰場并肩廝殺多次,彼此之間早有默契,配合起來如行云流水,而反觀對方,雖然個個都是高手,但因為身居高位,不要說上戰場,就連動手跟人廝殺的機會都很少,更不談彼此之間的配合了。
此消彼長,雙方實力又拉近一些。
另一個方面,紫陌三人經常上戰場,一身血氣,不戰都自帶殺氣,往那一站就有種鐵血沙場的慘烈感覺。
而那五人就像老師傅,修為是很高,但沒有膽氣在里面,往往遇到對方以命相博的招式,都會不自主地想到先退一步。
所以這場架,紫陌三人是越打越豪氣,雖然同樣是被揍得鼻青臉腫,但那股精氣神始終壓著對方。
同時在打斗過程中,三人頻繁換位,顯示出極好的配合,更最重要的是,自己這邊有一人吃力,另外必有一人舍身相救。
反觀對方五人,都是打著能抗就抗,實在不能抗就退讓一步,絕不會為了給隊友爭取機會而損失自己實力,往往在毫厘之間失去戰機。
一增一減,高下立判。
其他觀戰的城主,都是帶兵之人,一看過去,都不由暗自點頭。
一支軍隊,要想成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精銳,最重要的就是精氣神,同時還有這種將自己后背放心交給自己袍澤的信任。
而紫陌他們此時所展現出來的,就是這樣一種精神,這場比斗,不管紫陌這方是輸還是贏,在現在這些城主們的心里,已經是贏了認同感。
后來武月城牽頭在中原腹地,也就是大夏王朝的原皇城內,召開第一次整個中原大會,號召天下所有人共同抵御外族。
這次會議的成功召開,是自大夏王朝滅亡后,整個中原歷史的又一個轉折點,為未來江山一統,百姓幸福定下基調,注定將載入史冊,千古留名,被后人稱為“連山會議”。
而在這次會議上,第一次定下以張傲秋為首,三十六城為輔,統一指揮跟調度天下軍馬,在將死域人趕出這片大陸后又由新皇御駕親征,直接鏟除死域人皇族。
而張傲秋自那次會議后,就被人稱“秋帥”,后來登基為帝,史稱“帝君”。
那次會議的成功,雖然有一部分是武月城的威名,但更多的倒是這一場架給打出來的。
武月城三場大捷是不錯,但旁人沒有看到,心中都會想可能那是死域人太差,或者武月城運氣好,若是換成自己,也許比他們做的還好些。
但這場架卻是實打實看見的,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花連城他們代表武月城來參加會議,自然在戰斗力上也代表武月城,至少不會差到哪去。
這場比斗,從中午開始,一直戰到天黑,最后由鐵大可放倒對方一個靈境高手為結束,這還是鐵大可聽了云歷的,沒有下死手,不然戰斗早就結束了。
那五人知道再打下去,自己這邊只怕沒有一個會站著,在場這么多雙眼睛盯著,輸了連賴賬都不能,只好叫來隨從,將被放倒的那人抬起,連個交代的場面話都沒有,跟著就灰溜溜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