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張傲秋幾人就前往羅家,只是昨日羅兢田幾人棺木才從城主府送過來,因此靈堂也是剛剛搭設完畢。
羅烈正坐在大堂,臉容雖然帶著凄色,但精神還算旺盛。
一見張傲秋幾人過來,羅烈趕忙起身相迎,后面的羅沁立即上前攙扶,這丫頭雙眼通紅,精神反而還比不上羅烈,顯然昨晚一晚沒睡好。
羅烈什么都好,就是太講理,張傲秋又是隨性之人,所以一見羅烈過來,悄悄往后撤一步,將云歷頂了出去。
云歷做為長輩,又是臨花城城主,由他出面也是應題。
由于是大喪之時,云歷也沒有多談,簡單安慰幾句,就讓出了位置。
剩下的人一個接一個從羅烈身邊走過,而輪到張傲秋時,羅烈卻一把抓住他的手,眼圈忍不住泛紅,嘴角哆嗦了半天,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羅烈這個動作,雖然不大,但看在眾人眼中,已經是心里明了了。
這是要托孤啊。
張傲秋反手將羅烈的手握了一下,安慰道“老爺子節哀順變,其他的事情一切有我們。”
羅烈聞言,輕輕點了點頭,也不說話,將他手放下,跟著招呼其他人。
從羅家出來,眾人心中均是感到一種壓抑的沉甸。
第一日,只是羅家親友前來祭奠,而到了第二日天還沒亮,羅家門前就已排出了一列長龍,人人臂纏白紗,手拿一束白花,雖然隊伍一眼望不到頭,但整個場面卻是鴉雀無聲。
竟然是臨花城的百姓自發前來送別。
羅烈見此情景,也是心中感激,想要一一答謝,但因年歲大了,身子吃不消,只能由羅沁一人主持大局。
后來人越來越多,沒有辦法,云歷立即騰出羅家旁邊一大塊地,重新搭設靈堂,親自安排人過去幫忙接待。
第三日,江湖各大豪門大派,還有各城城主府代表前來祭奠,這種盛況,不要說羅家,就連臨花城都快擠爆了。
云歷隨即調動軍隊,由云一,云二負責調度,一來是維持城內次序,同時也防止有其他心思的人趁機做點什么,二來也算是迎接各方賓客,不能失了臨花城的臉面。
在臨花城各地,則隨時都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集會,有人在其上慷慨激昂,號召在場的所有人,以羅公等人為楷模,在對付外族入侵的事情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羅兢田等人的犧牲,在這個風云激蕩的大局形勢下,顯得如此渺小,甚至是微不足道,但很多的時候,恰恰是因為那些渺小的人物扭轉了方向,他們就猶如那一點星星之火。
而這點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很快波及到各大城鎮,掀起一股學習羅公兢田的悍然大潮,百姓自發前往各自城主府,捐錢捐物,同時又引發參軍入伍的高潮。
這樣的景象,也傳到了凌淵城,林還得知消息后,一言未發,聽著城外不時傳來的喊殺聲,望天一聲長嘆,當真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