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大聞言也不推脫,點了一下頭,表示明白,然后從懷里又掏出一個小包裹,將其平鋪在地上打開,幾人一看,竟然是一套小型的筆墨紙硯。
阿大提筆沾了點墨汁,在其中一個小小帛布上寫了“人已到手”四個字,然后將這帛布卷成一筒,塞入一個小竹筒中。
紫陌見了,笑了笑道“你不要說這就把消息傳出去了。”
阿大聞言也是一笑道“小爺真會開玩笑。”
說完一邊收拾包裹一邊道“我們在這草原上布置了一百座中轉站,專門負責消息傳遞,而這一次因為是跟外人交換消息,所以還要到一個特定的位置去。”
蘇起聞言問道“這個位置在哪”
阿大聽了一笑道“那位置其實離郡主部落不遠,就在其西邊約五十里的位置,我們現在白天可以休息一下,等到黃昏時分再過去就可以了。”
阿大現在已有點融入進這幾人之間的意思,而且還能讓這幾個大致接受,如此短時間能夠化敵為友,這也間接說明其能力。
既然這樣,幾人也不多話,消消食后就開始勤用功了。
黃昏。
一輪昏黃的圓日,遠遠地掛在天邊,灑下一片如血的光芒,在這一望無際的平原上,顯得格外落寞跟凄涼。
阿大獨自一人站在不遠處,眼神直直地望著那輪殘陽,身后的影子被拉得老長,長風吹過,搖動快要枯黃的草浪,發出“颯颯”的聲響,仿佛在跟其默默地交流。
一人一殘陽,無處話凄涼
這個情形,讓后面的張傲秋看得眼睛不由一瞇,心中略做沉吟后卻什么也沒說。
到達阿大說的特殊位置,前后用了不到一個時辰,這其后則由阿大一人前去交涉,一盞茶功夫后,阿大提著一個鳥籠走了回來。
這樣的鳥籠,張傲秋幾個看得太順眼了,比起之前裝海東青的鷹籠,這個要小上不少,不過比起其他鳥籠來說,已經夠嚇人了。
蘇起一看那鳥籠,臉色立即一沉,這哪是什么信鴿,這分明就是鷂鷹。
鷂鷹這種鷹,草原上養的最多,這種鳥,樣子像鷹,但個頭比鷹小,一般都是背灰褐色,腹白色帶赤褐色,捕食小鳥有時也會像大鳥一樣發起攻擊。
鷂鷹要是訓練有素,比起信鴿要可靠的多,畢竟這家伙是捕獵的,而信鴿是被捕的,在先天上就有一定的優勢。
所以從這點看,想要蘇起人的那邊,正是草原上的人,而這其后,自然是直指玉牒。
幾人見阿大過來,也不答話,調頭立即離開。
奔行一會后,幾人停了下來,阿大不待他們問起,開口道“他們讓我把裝有消息的竹筒放入鷹腳上的小筒內,然后放了這鷹,在什么地方放,就在什么地方等。”
蘇起聽了,轉頭看了張傲秋一眼,論打伏擊,還是這家伙靠譜。
張傲秋一看蘇起眼神,就明白她的意思,沉吟片刻后道“要不就在我們先前路過的那片樹林如何”
草原是一展平地,先前伏擊阿大的地方,已是一片狼藉,而且還有幾具被兩條黑蛇吸了精血的尸體,在怎么清理,氣味也在那里,已經不能再用,短時間也只能是那片樹林最合適。
俗話說遇林莫入,對自己這一方來說,就算形勢不對,安全撤退的幾率也大一些,除非對方動用大批軍隊,不過干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派出軍隊的可能性太小。
眾人一聽,也沒什么意見,到了樹林邊,阿大掏出那小竹筒,將里面的帛布取出,給幾人再次看過后,才再塞入竹筒,接著將那鷂鷹放飛。
剩下的就是靜靜等候。
這期間,雙方進行了一些交流,主要是想彼此之間更加熟悉一些,不過在交談的過程中,張傲秋幾個也聽出來,阿大對有些事情有所保留,不過這也沒什么,誰還沒有個秘密
況且雙方本就是一個短暫的合作,過了這件事以后就是相忘于江湖了。
次日,在亥時交于子時之間,打坐調息的張傲秋靈覺突然一動,跟著神識鋪過去,六個同樣一身蒙頭蒙腳的黑衣人出現在林外五十丈左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