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草原之行,前后一共半年有余,因草原廣袤無垠,情報網也沒有延伸過去,所以這半年多時間,算是跟前線戰場完全脫節,眾人心中也是著急,所以一路狂奔,僅僅兩天的時間就抵達了暉憾城。
一入暉憾城,眾人還是入住先前那家客棧,而那五十名張家高手,則分散在客棧周圍,全程保護。
酒足飯飽后,張傲秋召集眾人,喝了一口飯后茶后,張傲秋道“前方戰事現在是一抹黑,這個不能再耽擱了,因此明日我們就分為兩隊,紫大師跟霜兒帶著大部隊星夜趕回臨花城,而我跟阿大則去將嫂夫人帶回來。”
說完一頓,跟著道“張家情報網我已安排接觸,這其后所有事宜就由紫大師負責全權處理,若有什么急事,就讓海東青來找我,不管怎樣,我會盡快趕回來,如此安排可有異議”
夜無霜聽了,目光轉向一旁正襟危坐的阿大道“嫂夫人所處位置離此大約有多遠”
阿大自從歸順一來,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平日里,都表現的可圈可點,無可挑剔,也贏得所有人的認可跟尊重。
聽夜無霜問起,阿大拱手道“回霜兒小姐的話,小十八被我安排在滇中一處山谷,距離此處若是快馬,應該五日就可以趕到。”
夜無霜聞言低頭算了下時間,預計時間跟大部隊趕回臨花城時間差不太遠,于是點了點頭也就沒有再說。
如此一夜無話,第二日一早,張傲秋跟阿大兩人前往滇中,在草原的時候,張傲秋預期戰事是三個月結束,現在拖了一倍時間,兩人心里都著急,所以一路快馬加鞭,沒有絲毫停留。
到第四日午后,兩人已經趕到滇中。
滇中位于滇東高原盆地,以山地和山間盆地地形為主,地勢起伏和緩,張傲秋兩人到的時候,正是滇中三月節。
相傳觀音菩薩于農歷三月十五到滇中傳教,并制服了魔王羅剎,為感謝觀音菩薩的恩德,每年到期,信徒們搭棚禮拜誦經,并"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觀音處,后人于此交易,傳為觀音節。
觀音菩薩到大理講經說法雖屬傳說,但三月節由佛教的廟會發展而來則是肯定的,佛教在此成為滇中地區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的主要宗教信仰,留下了神秘的"妙香古國"之稱。
“烏綾帕子鳳頭鞋,結隊相攜趕月街。觀音石畔燒香去,世祖碑前買貨來”,從此詩中可以看出,三月節具有濃厚佛教色彩的廟會。
滇中的主要城鎮為連云城,此名字也是取自滇中風情,四季如春,天上云朵一片連著一片,一眼望去,仿佛永無盡頭。
兩人抵達連云城,城內卻是萬人空巷,街道兩邊俱結棚為市,環錯紛紜,千騎交集,男女雜沓,交臂不辨,各地特產,特別是此間的藥材,基本上囊括了滇中大部分,當真是諸商云集,環貨山積。
張傲秋本來打算過城而不入,但阿大卻是極力推薦,后來一想,入城一天,也不怎么耽擱行程,關鍵是阿大所說太過吸引人,恰逢其會,不見識見識,也太可惜了。
阿大滇中出生,也算是識途老馬,帶著張傲秋入住城內最好一家客棧,酒足飯飽后兩人施施然前去逛街。
只是街面上的情況,以其說是逛街,還不如說是擠街,放眼一望全是人頭,耳朵里滿是嗡嗡的各式各樣的嘈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