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演獸場十分巨大,看臺上坐著無數閑來無事到此消遣的觀眾,喝酒的喝酒,聊天的聊天,嬉笑怒罵,肆意歡樂。眾人時不時會瞄幾眼下方的場地,熱烈討論一番。下面的競技場聚集著十幾個孩子,一個個精神飽滿,體魄康健,英姿煥發,朝氣蓬勃。他們就是本次伴靈注魂儀式的參賽者,部分來自張家,免費參加,部分是自費。一位穿著華麗的裁判正在給孩子們講比武規則,但少男少女們并沒有認真聽,全都摩拳擦掌,準備大戰一場。觀眾們會對孩子們仔細評頭論足,待看中哪個便會拿出錢財下賭做注。
張漫來得太晚,裁判幾乎講完規則她才到。看到一個瘦弱纖細的女兒怯生生走到廣場中心,所有人竊竊私語,不知這姑娘是哪家的。
“你是”裁判也不認識張漫,用懶散的聲音問道,“哪里的呀走錯了嗎瞎呀這是亂闖地方嗎”一般來說所有參賽者都會提前來嘲風島,等演獸場開門立刻登記進入,沒有遲到者。誰能想到都快開始還會有人來。不過即便如此,這裁判的態度也過于惡劣。
“我我我叫張漫。是參加儀式的。”第一次在這種公開場合說話,張漫有些不敢講,聲若蚊蠅,幾乎聽不清。
好在裁判是個頂尖高手,耳力還算可以,“好吧。那你就排在最后吧。”看了看剛剛送來的名單,不耐煩地點點頭,他將張漫的名字寫在了第一輪比賽的最后一位。
“嗯。”張漫微微點頭,自覺站在相應位置。
隨著截止鐘聲敲響,伴靈注魂儀式正式開始。十幾個孩子以對決的形勢排出位次,嘲風島會按照位次獎勵伴靈。別看只是“小孩子們的游戲”,但獎勵不乏厲害靈獸,虎豹豺狼,雄鷹大鵬,蛇蝎鼠蟻,猴猿魚鳥,也算是“應有盡有”。拜龍島歷史上有多個高手的伴靈都是最初的注魂伴靈,本代拜龍島島主張震的伴靈“平天雷蛟”就是在他九歲參加儀式時選擇的獎勵。當然,大部分人“初次注魂”都無法得到最適合自己的伴靈,需要多次更換。
“開始吧。”裁判一聲令下,第一組比賽開始。
第一組的兩個孩子一個出身張家,一個是外姓。很明顯,張姓孩童有些“看不上”那外姓孩子,眼中沒有斗戰之意,更多的是對弱者的“關懷”和“可憐”。外姓孩童看出張姓孩童的意思,覺得自己的尊嚴受到極大侮辱,頓時怒火滔滔,運轉功法縱身撲向對手。張姓孩童毫不慌張,亦是使出功法反擊。兩個人見招拆招,打在一團。
“好打得好”看臺上的觀眾大聲叫好,盛贊二人的對打。
站在一旁的張漫認真盯著擂臺上的兩個同齡人的動作,心里有些發虛。她的母親一直沒有讓她練功,從小都是自己偷偷擺弄刀劍,耍玩幾下,幾乎可以說什么都不會。原以為其他孩子就算比自己強,也不會強太多,但現在看,根本是天差地別。“這可怎么辦怎么辦”小姑娘覺得自己可能會是倒數第一,只能選最差的伴靈。
第一組的打斗持續一炷香才結束,兩孩子實力旗鼓相當,伯仲之間,險險分出勝負。張姓男孩最終贏得勝利。大概是因為戰斗惺惺相惜,兩個對手竟是沒有開戰前的敵意,張姓男孩一把拉起摔倒在地的外姓孩童,說道“你不錯嘛。”那外姓男孩回道“你也不錯。”兩個人鼻青臉腫的相視而笑,攜手走下擂臺,頗有些豪氣。
所有人都為第一組的兩人鼓掌,既稱贊他們的武功資質,也表揚他們的胸襟格局。
第一組后是第二組,第三組一直到最后一組。該張漫上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