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老爺連著文軒也看不爽了,甩開他的手正要繼續,就聽見驛站外傳來整齊劃一的馬蹄聲。
眾人還來不及反應,黃橙橙的火把便舉到了驛站里,祝老爺的動作也停了下來,訥訥地看向驛站門口。
這個動靜已不是隨意勸解能解決的小事,小廝早去附近的府衙報了官,夜里報官實乃大事,衙門里也沒敢耽擱,騎著馬就跟著來了。
“寧淮魏是何許人也”
門口緩緩走進來一位身著官服的老爺,那架子倒是有模有樣的,端的是一副公正樣兒。
無人應答,店里的小廝不知誰是誰,只好賠笑指了指堂中對立站著的兩人“大老爺,就是他們二人鬧事。”
寧掌柜聞聲往那邊一看,眉頭蹙得更緊。
這人怎么會不認得,兩人在慶安城這些年可打過好些交道,前陣子投靠了太子,拿了二十萬兩換得了一個官銜,竟不想,是這一塊的縣尉。
見他認出來了,那人也不繼續端著,撫須笑道“原是寧兄啊。”
這句話乍一聽是驚喜,后卻又帶著耀武揚威之意。
“既是在本官的地盤上鬧事,那總得給大家一個交代不是,劉某剛來青陽縣不久,遇上行刺這么惡劣的事,定是不能饒恕的。”
李泓煜看著底下那個縣官聲情并茂的一番動作,唇角輕扯了一下。
偷盜一事就這么揭過,這個縣尉怕是與另一人積怨已久,正好也能借此立威。
劉縣尉可不就是這般想的,才上任青陽縣縣尉不久,還沒想好做什么,就有人巴巴的送上門來讓他燒這第一把火。
效果達到,看了眼兩旁站著的官差,招手道“帶回衙門審訊,此事可是重罪。”
夜已深,驛站大堂里人都散了,小廝將門拴上,樓上圍欄邊的客人也都回了屋子里。
文軒走回到李泓煜身后,斟酌著道“主子,可要回房歇息”
李泓煜擺擺手,指了指包房,又指了指外面。
文軒頓時明了,頷首跟在李泓煜身后,其余兩人回到屋子里看著。
越是臨近了渭南,溫度便不似在京中那般寒涼,九月底,不用打著火把還能瞧清官道上的路。
前面一隊舉著火把騎馬的隊伍快速移動著,后面樹影搖晃。
祝老爺與寧掌柜被橫架在馬背上,已至亥時,劉縣尉雖想馬上問審,可過于焦急了終歸不好,正好明日在衙門里審問,也好叫人都瞧見聽見。
牢門鎖上,兩人并未關在一起。
李泓煜站在牢房不遠處,文軒趴在屋頂小心翼翼的揭著瓦。
待看清底下情形,放好瓦片,飛快落到李泓煜身邊,輕聲道“主子,分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