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的話讓殿內的兩人心頭微跳,李歸鴻抿著的唇微微上揚。
李歸鴻收拾好自己面上的情緒,似是猶豫了片刻“父皇莫氣,依兒臣看來母后只是為皇兄早些做了打算。”
從龍椅之上傳出一聲冷嗤“這幾年她的所作所為何曾將朕放在眼里。
等了這般久宋家丫頭,上次宮宴那丫頭著實讓朕意外了一番,朕還以為楊氏有把握讓宋家三丫頭與歸槿結為連理,倒是朕多慮了。”
說完拿起一旁的折子,繼續批起了奏折。
李歸鴻拋了拋腰間系著的荷包,看了眼堆滿奏折的案幾,壓下的眼睫遮住了眼眸。
細長的聲音再次響起“皇上,那要加派人手去盯著皇后那邊嗎”
三寶放了扇子,去到硯臺那研起了磨。
聞言宣帝握著毛筆的手頓了頓,接著擺擺手。
“隨她去,不過是婦人之見罷了,宋二姑娘德才雖是不錯,可到底依仗的還是宋霖。若不是瞧著三丫頭攀不上了,怎生會把主意打到庶出的身上去。
可到底還是想的不夠透徹,宋二丫頭可沒有三丫頭的排場,左右也造不成威脅,讓皇后那邊的看著點隨時稟報。”
“嗻,奴才明白。”三寶忙放下了手中的墨塊,打袖跪地。
李歸鴻收起荷包,起身走到殿中“父皇,您既然這般忙,那兒臣就先退下了。”
“慢著,父皇倒是記起來一事。”宣帝合上了折子,起身從案桌后走了出來。
李歸鴻疑惑地看向宣帝,倒是重新坐到了椅子上。
“你今年也已十七,可中意哪家姑娘”
李歸鴻收了些面上隨性的笑“父皇,您明知兒臣是個什么性子,若是有相中的姑娘,兒臣定會第一時間就到您面前來討要了,如今沒有便是還沒碰到。”
三寶心思通透,見李歸鴻端起了茶,便笑道“陛下昨兒個在貴妃娘娘那用晚膳時,娘娘身邊的宮女與奴才也說了些,娘娘也盼著二殿下能早日成親呢。”
這后宮中的幾位主子,皇上最寵的就數淑貴妃了,二殿下是貴妃娘娘所出,宣帝自是要偏愛幾分。
三寶算準了宣帝會偏頗二皇子,自是該說什么時也提上一提,好在主子們面前討些好。
聽三寶這么說,宣帝果然笑了,轉了轉玉扳指看向李歸鴻。
“明日邊關那些將士就該回京了,明早你隨朕一同到城門口去迎接。
過兩日的宮宴上那些武將們論功行賞,不若父皇為你擇一門體面的親事,側妃也好正妃也罷,你如今也該成個親了。”
如今回來的武將若是論功行賞,可都是要加官進爵的,加上皇上給的保證,如何都不會比聶家那門親事差。
李歸鴻心中自是愿意的,只是面上瞧著卻像是不大情愿。
聽罷苦著臉站起身“兒臣謝過父皇。”
宣帝忙拉起他“日后少給你母妃添亂,整日里沒個正形。”
聞言李歸鴻立刻點頭保證“兒臣以后老實些。”
宣帝聽著他不算保證的保證,笑著點了點他“好了,你先退下吧,父皇還有好些政務要忙。”
李歸鴻抱拳行禮,往德政殿外走去。
宣帝坐回案桌旁,重新拿起了奏折,半響后嘆了一口氣。
“陛下可是有何憂心事”
宣帝瞧了眼三寶,似是詢問般“皇弟昨日便回京了,今日卻未進宮見朕,可是還記恨著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