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他擦完汗,大叔就走了進來,見三人都扎扎實實站在客廳里,便問“找到了”
“沒、沒找到。”肖鶴云干笑著,把沾了汗的紙巾仔細疊起來,攥在手心。
大叔沒在意他說了什么“你王叔出事了,你現在趕緊去找你嬸算了,你也不知道她在哪。我要回公司一趟,如果沒什么事的話”
他指指宿舍門,做了個鎖門的動作。
“沒事了沒事了。”肖鶴云連忙說,拉著兩個同伴向外走,“謝謝叔啊。”
兩個女生也十分禮貌地在經過大叔身邊時向他道謝。后者沉浸在同事出事的焦慮中,壓根沒發現這幾個年輕人邏輯的錯誤聽到自己叔叔出事了,侄子竟然一點反應也沒有
而且肖鶴云表現出的狀態,分明是早已知曉這一切的。
但是大叔沒注意到這些。他飛快地鎖上門,拎著手機在樓道里奔跑,鄰居正好踏上臺階,見狀寒暄幾句,他也來不及理會,沖到小區大門外揮手叫出租。
上車的時候,他看見那幾個年輕人走在蓮賀南路與承華路的交匯處。
“就差一點點,”走在路上,肖鶴云懊惱地說,“這下又得等下一場循環了。”
“至少我們擁有無限循環的優勢。”李詩情安慰他。又左右看看,問道“接下來做什么”
宿鷺正拿著手機看地圖,聞言抬頭看了一眼兩人,又低下頭繼續忙活。
“先去吃頓飯,然后去現場看看吧。”肖鶴云看了眼手表,“循環里發生的事不可預測,我們要抓緊時間調試到最好的狀態。”
“有道理。”李詩情說,“所以去哪里吃”
說著幾人已經走到繁華的路口,肖鶴云抬手打車。宿鷺息了屏,盯著不遠處走神,隨后問身邊二人“記得那個大叔說的話嗎。為什么司機不和他妻子住在一起,偏要住員工宿舍呢。”
目前,這是個無解的問題。
她蹙眉看著遠處一排異木棉,喃喃道“希望是我想多了。”
肖鶴云經常在新城區晃悠,對這里的熟悉程度超過窩在學校里的李詩情和一直在外地的宿鷺。他推開一扇疑似屬于廢樓的側門,輕車熟路地帶兩人進了一家咖啡廳。瞧著里外風格迥異的裝潢,李詩情不由感嘆“藏得好深啊。”
“之前的循環里我來這邊踩過點。”肖鶴云說,語氣略帶了點自豪,掃描桌角二維碼,把跳轉到點餐界面的手機遞給兩個女孩子“點吧,我請客。”
宿鷺心底里抗拒和他倆一起吃飯,但是這時也不方便和同伴分開行動,于是讓李詩情全權選擇,自己在一旁研究地圖。
嘉林市近幾年的發展用飛快已經不足以形容,她之前能在公交車上一瞥認出地段,全靠山水這種變化緩慢的遠景。這時找出地圖看頗有新鮮感,她將每個乘客的住處一一代入地圖,又找出45路公交的線路圖疊在一起,竟然真讓她找出點不算線索的線索。
這種雞肋的發現,也只能用來調節氣氛了“車廂中段右側那個阿姨,有印象嗎腳下放著紅色塑料袋的那個。她家住港務新村,也就是沿江東路的上一站。”
李詩情正認真打量滿桌美食,聞言,她說“等到接下來的循環,時間提前,我們就可以驗證了。”
幾人困在這短短一日內,在渠道和時間空間有限的情況下,也只能這樣苦中作樂了。
身處循環,錢與身體的變化都不再是問題,兩個社畜和一個節食的大學生難得放縱一回,從咖啡廳出來時太陽已經西斜,肖鶴云看看手表,點開軟件打車“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去現場一趟。”
等到三人乘車到達出事的十字路口時,天幕正緩慢地被暮色侵染。
遺體已經搬走,只余空蕩蕩的車架停在原地,維持著出事那刻的形態。現場聚集了很多人,大家自發地在路邊點起蠟燭,幽幽的細碎光亮照亮了淡色花束,在地上拓下一片不明顯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