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護忽必烈的宗王們此時立即服從了大汗的命令。
日落之后他們在忽必烈的詔令下安營扎寨在城外十里的位置。
半夜的時候,忽必烈的營帳內忽然傳來一個消息。
昏昏欲睡的忽必烈一下子被這個消息弄醒了,此時他竟暗自竊喜起來,原來在他與西道諸王殺的昏天暗地之時,出木哈赤這個小狼崽居然帶著他的人馬逃走了,這下子和林城內就只剩下那些宗王了。
這更讓忽必烈確信此時尚未入城是個明智的選擇。
“想必此時的和林城內應該亂成一團了吧。”忽必烈心里暗自竊喜。
這時候有將領進來了對忽必烈上奏“陛下,請準許臣帶領一支軍隊去突襲出木哈赤。”
忽必烈不知道該如何處置出木哈赤,因為出木哈赤是旭烈兀的次子,而旭烈兀是支持他當蒙古大汗,所以在處置出木哈赤上犯了難。
不處置對方就難解他心頭之氣,但處置了對方,卻會傷害他和旭烈兀的關系,最終理智戰勝了感情。
在草原上也只有他一個大汗,就是他忽必烈,其余稱王稱汗的人都是他的敵人。
忽必烈直接對進來的以力拔里下了一道旨意“以力拔里,朕給你一萬兵馬,你去給我將出木哈赤帶回來”
以力拔里道“是。”
“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是。”以力拔里接著就出去了,點了一萬兵馬去追出木哈赤。
此時和林城內,聽聞忽必烈只是圍城,并沒有攻城的宋起卻犯了難。
因為他的屬下對宋起說要離開這座城池,因為一旦忽必烈進城,就會讓城內的風聲陷入危難之中。
此時依舊有人在勸宋起。
“宋統領,若是您不帶我們離開和林,一個弄巧成拙,我們的根基就會被連根拔起。”
“是啊,在和林城多年的積蓄就會化為烏有,功虧一簣。”這個結果他們難以接受的,到時候難以面對皇帝,即使死一百次都不能抵過。
阿斯巴這時候坐在下面,年老的他卻異常的平靜“宋統領是你們的頭領,不管他做了什么樣的決定,你們都應該聽他的。”
宋起沒想到這個時候阿斯巴還是堅定地站在他這邊。
最終宋起堅持不退出和林城,他認定忽必烈不會在這個時候屠城。
畢竟屠城對忽必烈凝聚人心百害而無一益。
這段時間
此時的涼州城
宋國在楊文安的帶領下已經收復了涼州。
接著楊文安將涼州地區的民生以及其他情況寫成冊子送去了燕京城。
沒過多久之后,楊文安收到了朝廷的詔書,原來是皇帝命他鎮守涼州,繼續降服涼州周圍的其他勢力,讓周圍各民族臣服宋國,并且為宋國開疆拓土。
楊文安升為涼州經略使,劉太平為涼州副將,其余人則按照功勞犒賞。
楊文安領旨謝恩,于此同時南方的幾大商號也抵達了涼州城下。
楊文安親自接待了他們。
這幾大商號來涼州的目的,就是為了重新開辟一條新的絲綢之路。
原來當年宋國建國的時候,宋國只占據了中原等漢地,西北都被其他勢力給占據,從漢朝時期開拓的絲綢之路也斷了,為此宋國不得不在海上開拓了一條商貿之路。
但是現在楊文安收復了涼州,那就意味著宋國要重新開始開拓這條商貿之路了。
而宋國開拓這條商貿之路,并不僅僅是為了做生意,還有控制、融合、震懾其他國外勢力的用意。
這時候宋國攻下涼州,也可以阻斷蒙古人南下的道路。
而在這個時候正好可以用的上這批商人了。
于是商人們開始在涼州扎下了根基。
楊文安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則是率軍向西朝甘州、瓜州地區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