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那高的僧人老瘦,身量很高,披著一件厚重袈裟,像是要把他的腰給壓垮了。
小的則是一沙彌,身穿灰色法服,看上去七、八歲的年紀。
趙誦沒想到來了兩和尚,以為是趙平認識的,他對佛存有敬畏之心,而且當時南宋臨安佛學昌盛,廣有禪宗,建有不少寺院,而趙誦這個時候手里提了一塊豬肉,想著電視局上面說那僧人不食豬肉等穢物,想都沒想打算避開。
趙平看到趙誦的身影,道“諾,大師,趙大哥就在那兒。”
那老和尚道“你是明朗僧”
“你是”趙誦并不清楚這僧人是誰,而且他也不叫什么“明朗僧”。
忽然那小沙彌跳將出來,手指趙誦道“你一云游僧人為何對我師父不敬”
趙誦沒想到這話是從那七、八歲小沙彌口中說出來,這小沙彌說話的時候,腮幫子一股一股的,稚氣未脫,極其可愛。
老和尚笑吟吟著,呵斥道“青兒退下。“
“是,師父”
小沙彌雖聽從老僧的吩咐,但眼睛一直瞪著趙誦,趙誦看著這小孩子的模樣有些好笑,也就沒有見怪。
趙誦想來這老和尚穿著如此得體,來這應該是其他事情。
趙誦問他“老師父,你今日來,所為何事”
老和尚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送度牒過來了。”然后看著趙誦,總覺得趙誦這幅樣貌像是在哪里見過,可他一下子也想不起來了。
“哦,原來如此。”趙誦又問道,“大師可認識王安”
老和尚點點頭“他父親是我俗家弟子,這孩子太可憐了,父母亡故,如今孤苦無依,哎”
聽老和尚這么說,趙誦心里忽然平靜下來,他從趙平那知道王安父母的事情,只是王安現在何處,他并不清楚,或許老和尚知道,于是便問,“那王安現在何處”然后就把王安的事情跟老和尚說了一番。
老和尚搖搖頭,“那孩子沒說,老衲不清楚。”
老和尚就把度牒給了趙誦,臨走之際,道“你既然是靈隱寺的僧人,不妨去徑山寺掛單。”
“這”趙誦其實并不是什么僧人,這度牒是假的,只是他并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是個假和尚。
老和尚轉身就走了。
那小沙彌一直瞪著眼睛看著趙誦,目光始終惡狠狠地。
過后不久,屋內開始平靜下來,趙誦忙問趙平掛單是什么。
趙平一臉吃驚,心道趙大哥不是行腳僧,怎會問我或許是在跟他開玩笑。
在聽了趙平的解釋后,趙誦一想糟糕,掛單居然如此麻煩。
原來所謂的掛單,即是在夏安居和冬安居以外的時間,即每年農歷正月十六到四月十五、七月十六到十月十五的這兩段時間里,云游僧可以帶上自己的衣單戒牒外出云游,到各地寺院“掛單”,也就是一種修行。
“老和尚是什么人”趙誦對佛教不是很了解,于是問趙平。
趙平又是吃驚,狐疑地看著趙誦。
趙平解釋道“偃溪廣聞可是高僧,當今官家對其極為敬重,曾好幾次下詔書接見,更是與崇國公、榮王千歲等人相識,而徑山寺,可是江南五山十剎之首。”
趙誦蹙眉,“老師傅這么厲害”
“是的。”趙平道,“沒想到趙大哥居然與高僧有緣,其實拜偃溪廣聞為師也是不錯的。”
“我才不要出家。”趙誦瞪了趙平一眼,心道管他偃溪廣聞還是其他人,正月十六去徑山寺,老子一定要還俗
“趙大哥你”趙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