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誦回城的路上,忽然聽到路邊荒草堆里有個聲音,從聲音來聽,似乎是個人,“懷恩,你聽到了什么聲音沒有”
李懷恩立馬拉了拉韁繩,馬車停了下來,他立道“氣息有些微弱,好像是小孩子的哭聲”
后頭的牙人趕著車子,見趙誦的車馬忽然停了下來,“哎,客官,你們怎么停下了”
隨即趙誦立即讓身后的牙人將車子也停了下來。
趙誦與李懷恩尋聲而去,只見在路邊荒草堆里有一個破布包袱,此刻那破布包袱包袱卻在蠕動,過去一瞧,見到是一個男嬰。
那男嬰嘴唇青紫,面色蒼白,想必是餓久了才哭了起來,只是聲音有些微弱,再這么下去估計兇多吉少了。
二人再左右一看,四周沒有人眼,只有一望平川的稻谷地,又問了附近耕地除草的農夫。
農夫抬起頭,吃了一驚,看了孩子半眼后搖搖頭,“這應是城東張家寡婦家的孩子,不過那寡婦昨晚上就死在了村口的大槐樹下,真是可憐唉,不過要不是你們碰上了,那孩子就沒命了。”
趙誦、李懷恩同時道“她家還有人么”
農夫拎起鋤頭,“都死了,那一家子都是北方逃荒來的,丈夫死在了韃子手下,公公婆婆來這里就病死了,只剩下張王氏,如今就剩這孩子了”
趙誦看農夫的眼神與語調,情緒激動道“既然知情,你又為何不出手救孩子,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去死這可是一條命啊”
農夫聽了趙誦的話,怔了怔,隨后臉色平靜,反倒無動于衷,“一看你就是個書生人家,我家以前也扔過一個,后來回去再找的時候,只剩肉了,腸子都被野狼叼走了,這種事情有什么好奇怪的,村里年年都有”
“你還是人么”趙誦聽了那農夫的話,很想沖上去揍他一頓。
李懷恩立即拉住趙誦的衣袖,“少主,這普通人家生子不舉,那實在是沒有辦法了,而且朝廷雖設了舉子倉,卻也無能為力,這樣的習俗在兩浙路這里很是常見”
趙誦止住了打人的沖動,那農夫見此情景,立馬就溜走了,臨走的時候還不忘回頭看著那主仆二人。
“方才嚇死我了,那個書生真是怪人一個還好我跑得快”
趙誦抱起襁褓中的孩子,與李懷恩二人立即去了馬車上,看了看都是大老爺們,沒有奶水。
牙人劉一二、劉四五見到趙誦懷里抱著孩子,二人倒是司空見慣了,無動于衷。
兩浙路、福建路和荊州這邊生子不舉這種習俗還是常有的,或是家貧無力養活,或是因為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這一緣故。
牙人劉一二、劉四五對于趙誦的救了這嬰兒一命,還是很有感觸的。
劉一二、劉四五信佛,佛家所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趙誦立即讓李懷恩催趕馬車,在路上好不容易找了一個村婦,付了些錢后,村婦喂了孩子幾口奶水后,孩子才慢慢緩了過來,然后一車人往臨安城東而去。
臨安城城東,這是趙家的一處私宅。
宅子由錢大年管著。
錢大年和李四娘看到趙誦、李懷恩來了,立即迎了上去,卻見到李懷恩的懷里抱著一個小女孩,那小女孩微張著眼睛,身邊還跟著兩個怯生生的孩子,二人很是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