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帳內發出微弱的燭光,李璮站在一旁,眉頭緊皺。
李璮覺得他現在手中的實力不夠,若要造反,就必須要聯合那些漢世侯,這樣他造反的機會才大。
而眼下,不得輕舉妄動,再者若是李彥簡回北方,為了讓蒙古人放心,李璮肯定會將他送回燕京城的。
但是若在臨安城,他就更不放心了,因為他不知道李彥簡是否安全,而且當年父親李全之死,還是宋人在背后捅的刀子。
當初蒙哥南下的時候,就曾下詔召益都行sheng的軍隊和蒙哥一起去巴蜀,攻打宋國。
李璮知道這是蒙哥趁機將他從益都調走,順便監視自己,然后用他的軍隊和宋軍硬碰硬。
雖然他娶了鐵木格斡赤斤嫡孫塔察兒的妹妹為妻,成為“東諸侯”之長的女婿,但這個蒙古駙馬的身份,還是受到蒙哥的猜忌與忌憚
他雖答應南下,但沒去巴蜀一線,最后蒙哥就讓他和塔察兒一起攻宋國東境。
他暫時沒攻,只是將軍隊駐扎在海州城,按兵不動。
但今日楊安時來了海州,帶來了李彥簡的消息,李璮覺得他的喉嚨被人控制了。
而且還是宋人
那個叫趙誦的人,也不知道他為什么直接就切中了他的要害。
這個叫趙誦的年輕人,不知道是從哪里得來的消息,而且還是從蒙古人治下的燕京城劫走彥兒的。
那個趙誦也不知道有什么通天的手段,居然能從防備嚴密的燕京城內劫走人質。
趙誦
趙誦
李璮從未聽聞過宋人之中有趙誦這個人物,此時卻對趙誦甚是忌憚
李璮心中不知什么滋味,但他已經將此事交待給了王文統,他相信王文統會處理好的。
李璮站在一旁,充當旁觀者,目光落在王文統身上。
王文統是他的岳丈,也是他的幕僚,每次出戰,他都會和王文統商議,每年向上報告邊境將士的功勞,夸大宋人的實力,借以鞏固自己的地位。
正是如此,他才能在蒙古與宋國之間游走,收集糧草、招兵買馬,然后慢慢地壯大起來,擁軍自重。
如今成為漢世侯中最大的一支力量,宛如節度使。
王文統見李璮神情恍惚,思索再三,這才回復楊安時,“我們可以不出兵,但也不會幫你們出兵蒙古”
楊安時聽王文統這么說,他將趙誦帶來的話給王文統說了,“我來海州,就是為了讓你們不出兵,但也不用退兵,讓你們出兵蒙古現在也不可能,你們若是折損了兵馬,對我們也極為不利”
王文統略是深意地緊盯楊安時,他從楊安時的臉上看到了我們是盟友的表情,“那是自然,為了公子的安全,我們不會出動一兵一卒的,即便沒有公子,我們也不會隨意出兵,至多攻打宋人的漣水城。”
楊安時聽了王文統的話,很是贊同,他從臨安來的時候,趙誦就跟他說過,這王文統是個不錯的人才,如果李璮沒有此人,那么也不會慢慢壯大起來。
楊安時高看了王文統一眼。
“既然王先生這么說,那此番我的使命就完成了。”
王文統則道“且慢,那公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