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公亮仍舊不死心地對孫拱道“兒子,雖然那個趙誦囚禁了我們,但將來還是有希望回到云中的,等回到云中,我們孫家繼續早出更好的鎧甲,獻給汗王。”
孫拱道“父親,我擔心的是奶奶、娘親、弟弟們,還有蕓娘和孩子們,我們不在云中,他們會傷心難過的。”
“一入宋國,千里迢迢,你我父子二人都是階下囚,又何談自由之身家人,我只希望他們能平平安安的,不受任何威脅。”
“父親指的是”
孫公亮很是發愁,對孫拱說出他的擔憂,“畢竟你我父子負責蹄筋翎根鎧的督造,我只怕朝廷萬一怪罪下來,會連累家人的。”
孫拱道“不會吧,畢竟爺爺那個時候可是有恩于成吉思汗的”
“凡事都有萬一。”
孫公亮說著這句話的時候,并不知道已經被門外的護衛偷聽到了。
過了不久,一封書信去了燕京城。
楊安時開啟書信,交待給了楊光明。
“孫家一大家子,光明,你有信心么”
楊光明走了,往云中而去。
五月上旬,趙竑、桃娘一行人北上,在慶元府轉了海船,沿著浙東運河來了臨安府。
到了臨安,已經是五月中下旬了。
這次他們北上,是因為趙誦的一個決策“流民問題與應對流民的辦法”。
流民問題是重中之重,如今兩國交戰,流民就會產生。
所以這次趙竑親自來了,因為此事對于將來的發展實在太重要了。
沿著浙東運河,趙竑先在蕭山下船,先去看了蕭山這邊的情況。
蕭山縣的田地里,此時地里的棉花植株已經有一個成年人的膝蓋那么高了,綠油油的枝葉還在向上伸展著。
“爹爹,泉州那邊種的棉花比蕭山縣的要好,你看蕭山的棉花還只有這么點高。”桃娘道。
趙竑笑罵道“小桃子,泉州那邊天氣熱,棉花當然長得快了。”
“哈哈,爹爹,桃娘當然知道啊,只是爹爹自從泉州出來,這一路上臉色都繃的緊緊的,就好像一臉喪尸樣子。”
趙竑轉頭看著桃娘,一臉狐疑道“一臉喪尸樣子桃娘這個是什么比喻”
桃娘笑笑,“都怪哥哥,桃娘現在說的話都怪怪的。”
趙竑又想起趙誦,下午回了城,一定要好好問問他。
桃娘此刻看到黃巧兒正帶著一群佃戶正在給棉花澆水,在棉花地的西邊,還種了不少的蔬菜。
蔬菜地的西邊,則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綠油油的水稻了。
黃巧兒看到桃娘他們來了,立馬放下手里的活,來到趙竑面前。
“巧兒見過東家,見過桃娘子。”黃巧兒道。
趙竑欣喜道“巧兒,你們做的不錯,這全多虧你們了。“
”這都是少主的功勞,要不是少主,巧兒和鄉親們也不會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巧兒又想起了往事,只感覺這短短幾個月的生活,就好像是生活在夢境中一樣,巧兒很擔心夢醒了,一切就都沒有了。
幸好,這不是夢。
趙竑點點頭,他沒想到在蕭山縣看到這樣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覺得趙誦這么做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