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不好隨意回答,于是對趙誦道“少主,劉一二、劉四五就在門外,少主要接見他們么”
趙誦立馬吩咐道“快請他們進來。”
“是。”李可立馬出去,喚了牙人劉一二、劉四五進去。
自上次牙人劉一二、劉四五賣給趙誦三十個孩子后,趙誦就讓他們負責與李璮的人易事項。
劉氏兄弟一開始的時候并不相信趙誦能從北方弄來流民,后來親眼見到了一些北方的百姓,劉氏兄弟就相信了。
趙誦就許以他們重利。
劉氏兄弟見到趙誦的誠意之后,就答應了。
而且蘇家在臨安行會的地位,兩兄弟也是打聽過的。
劉氏兄弟認為做牙人也是斷子絕孫的行當。
劉氏兄弟因為是北方人的身份,所以被南方人歧視,只能從事賤業,所以劉氏兄弟就做起了牙人這一行當。
販賣人口,這一行當一做就是多年。
而且在當今大宋國內,南北人矛盾依舊尖銳。
南方士大夫在詩文隨筆里也多有批評北人粗魯愚蠢。
就這樣,劉氏兄弟搖身一變,變成負責接引北方流民的“使者”。
劉一二、劉四五剛進去,就看見趙誦已經在書房等他們了。
趙誦道“坐吧,上次的事情考慮地怎么樣了,這次可能要你們去毗舍那臺灣”
劉一二、劉四五之前就曾聽趙誦提起過,如今知道趙誦的意思,就問“其實趙東家給的條件不錯,我兄弟二人真的不想做販賣人口這一斷子絕孫的行當了,既然承蒙趙東家看得起,我們兄弟二人想了一個月,打算去毗舍那臺灣了,不過趙東家,那個地方真的適合人住”
“我這有一份地圖,就是毗舍那的,你們看看。”趙誦就把毗舍那的地圖給了劉一二、劉四五看。
這份地圖是趙誦當初帶來的,趙誦就去掉了道路圖、城市圖,只是標記了一些重要的元素。
比如山脈。
比如礦藏,以及重要的港口。
至于其他的,則標記了適合種什么。
還有航路。
此刻都展現在了地圖上。
趙誦怕誤導劉氏兄弟二人,所以解釋道“這份地圖只是供你們參詳的,具體還要你們上島之后再探查。”
“趙東家,有地圖就可以了,我兄弟二人也放心了。”劉一二、劉四五聽了之后點點頭,二人雖然大字不識,但還是可以看得懂圖的。
字雖然不懂,還可以問其他人的。
劉一二對劉四五說“二哥兒,你看這片地方,比臨安城大多了。”
劉四五道“不對,大哥,應該差不多是半個兩浙東路那么大了,可以容納不少人啊”
趙誦對他們道“毗舍那一年四季都很溫暖,可以種稻谷、也可以種香蕉,水果什么的都可以種,在穿衣上也比臨安城里的人少,那邊雨水比較多,比較潮濕”
趙誦接著道“老劉,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現在問我,等明天起航之后,你們只能下次來問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