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誦回頭,見趙平拿著信,問道“小平兒,你給我看什么”
“這是王大哥的信。”趙平道。
“哦,王安的,這小子終于來信了么。”趙誦沒想到王安終于來信了,當年他離開前寫了一封信,又給趙誦留了十貫銅錢,給了他住的地方,趙誦后來也派飛雀的人去找過王安,可他們并沒有發現王安的蹤跡,此時聽聞王安來信,趙誦立馬奪過信,抽出看了起來。
看完之后趙誦才知道原來王安是去投軍了。
“這弱不禁風的文弱秀才也去當兵了,真是稀奇。”趙誦對趙平道。
“這個我還真不知道,王大哥當年可是要科考當官的,如果伯父伯母還在,或許現在已經入了解試,成了舉子了,可能是因為伯父伯母的死吧,畢竟死在了大理路上,所以就對韃子深惡痛絕了罷,特別是那兀良合臺。”
趙誦聽了趙平的解釋,道“原是如此。”
“這呂文德居然是王安的遠房表舅。”
這呂文德算是大宋朝廷抗蒙的中流砥柱,而且呂家軍多數是由呂文德親族及家鄉樵夫、炭農等編成,如呂文信、呂文福、呂文煥,呂師夔、呂師龍、呂師道、呂師孟、呂師望,女婿范文虎,同鄉夏貴等,這些都是大宋的重要將臣。
而呂文德在西南貴州之地修筑城池、安撫土著,聯絡播州楊氏修筑黃平等三城,樞密院編修呂逢年就去了黃平。
而且因為西南有呂文德在,所以兀良合臺選擇從廣西而非貴州攻入宋境。
這與呂文德在貴州地區的經略有關。
“這我知道啊,當年呂將軍入京朝見官家的時候,我還看到過呢,這呂將軍可是厲害了,克敵兩淮、轉戰各地,立下了無數的功勛,當朝第一將領非他莫屬。”
趙平說完,一臉崇拜的樣子,“如果換做是我,我也會去從軍。”
“不過要刺字,這個你怎么辦”趙誦記得在宋朝當兵,新兵要黵面后,才能拿到衣屨、緡錢,所以這點對當兵的老百姓來說很是殘忍。
“現在好多了,沒有開國時那么嚴了,是可以刺在手臂上的。”
趙誦道“也不知道王安現在怎么樣了”
“我也沒想到王大哥是去從軍了,不過王大哥在信中提到一切都好,只是與韃子的這次打戰兇險萬分,我很擔心他的安危。”
“擔心無用,現在天色晚了,我先回去了。”趙誦說著,就把地契塞給了趙平。
趙平知道這是趙大哥的一番心意,所以也只好收下了。
看著趙誦遠去的車馬,漸漸地消失在黑夜中,趙平感激道“多謝趙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