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許久,李懷恩來了千金樓,見到李懷恩來了,趙誦便起身告辭。
“此去流求,千萬小心”說完轉身就走。
回了東宮,趙誦便把自己關在書房,要了文房四寶、筆墨丹青。
蔡子義道“殿下這是要作畫”
“是。”
蔡子義與高襄二人便見到趙誦忽然之間閉上了眼睛,過了一會兒才慢慢睜開眼睛。
趙誦方才閉眼的時候,就在回想那幅畫,那幅他曾今在故宮看到過的一幅畫,那是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圖。
而這一團和氣圖意在闡釋華夏自古的中庸思想,代表了本土的儒、道與外來的佛和平共處的和諧觀。
但趙誦此番畫這幅圖,傳達的是一個和諧的理念,以和為貴的精神內涵。
趙誦畫的很慢,畫畫的時候需要高度集中,而且還要保持一種神秘感,而且還要將看到過的話臨摹出來,確實有些難。
為此趙誦還廢了不少的紙張,然后才找回了感覺與筆路。
蔡子義與高襄默不作聲,側立一旁,只是看不懂太子殿下在宣紙上畫的人像。
蔡子義皺起了眉頭,高襄一開始的時候也是,但過了一會兒,似乎看懂了什么。
因為這確實是人,但有些詭異。
等到趙誦畫完了這幅畫,邊上的蔡子義、高襄看到這幅畫后,很是驚訝地看著這幅畫,并且二人的理解也不一樣。
“殿下,這人怎么能有一個頭三個身體,這幅畫好鬼怪”蔡子義不解地凝視著趙誦畫下的人物。
邊上年紀稍大的高襄則是看出這幅畫的意圖,“這并不鬼怪,反而殿下想表達的意思都在這畫里面了。”
“高襄說的沒錯,這幅畫并不是簡單的畫,反而藏了一番心思。”
高襄道“殿下是想將畫送給賈相他們么”
“如今大宋所面對的是強悍的敵人,但是朝堂之上一波未起一波未平,如今我們該靜下心來趕走敵人,而不是陰謀詭計,都得你死我活,反而讓韃子趁虛而入,而且以畫藏著心思,更能說明一切。”
蔡子義見到二人神秘兮兮的樣子,然后就在一旁問高襄。
高襄私下就和蔡子義說了一通,蔡子義方才明白,然后道“殿下高明,這樣官家也不會說太子結交官員的。”
“一張還不夠,我還需要再臨摹幾張。”
蔡子義便下去又拿了一疊宣紙來,趙誦便開始臨摹起來。
有了方才的經驗,趙誦臨摹地很快,畫完之后鋪滿了書房。
看著一團和氣圖,趙誦方知道在朝為政的不易,小心翼翼地收拾著一切。
在大宋官場上是很講究這一套的,還要不被人抓住把柄。
“殿下,就讓奴婢與子義出宮去一趟。”高襄拱手道。
“此事就交于你們了。”趙誦看著高襄意味深長道。
高襄與蔡子義直接捧著趙誦的畫作就出去了,也沒有用卷軸裝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