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誦知道吳潛不會做出這樣的假設,他是個謹慎的人,而且有些話他也不好對自己說,畢竟趙誦的儲君身份。
吳潛知道太子殿下試問自己對時局的考慮,他若不大膽假設,那就是敷衍,那樣子不就和賈似道這些人一樣了么,于是思忖片刻大膽假設起來。
“殿下,若真如此,那忽必烈若要登上汗位,就必須與阿里不哥以及其他幾位蒙古的宗王爭奪,這蒙古國或許就會出現內亂,若真是如此,大宋可能要有一段安穩的日子了。”
見到吳潛如此判斷,趙誦也是大吃一驚,實際上吳潛方才說的一些言論,歷史上還真的出現了,趙誦就不得不佩服吳潛對兩國局勢的已經到了了然于胸的程度了。
“若真如左相說的,那我大宋就阿彌陀佛,燒高香了。”
“唉若是如此,我大宋就更要勵精圖治了,否則還真的不好說”吳潛覺得自己說錯了話,就道,“方才老臣說的,殿下千萬不要放在心上,就當老臣一時間說了糊話了。”
趙誦道“左相不必放在心上,明朗還是知道分寸的。”
“殿下,老臣還有要事要與右相商議,就先走一步了。”吳潛擦了擦汗,拱手退去。
趙誦目送他進入船艙休息去了。
趙誦問邊上高襄道“小襄子,此去合州還要多久”
高襄道“回殿下的話,約莫十天,這還是最快的,而且現在上游可能還會遇到韃子的兵馬,可能還要耽擱幾日,就怕真的被奴婢說準了。”然后高襄抽了自己一大嘴巴子,“呸,奴婢這烏鴉嘴。”
“沒事的。”趙誦百無聊賴道“這幾日也只能看看這江水和戰船了。”隨后他就從懷里掏出一個望遠鏡,就朝遠處看了起來。
船只繼續逆流而上,趙誦可以清楚地看到遠處的風景,現在他們已經到達了江州江西九江的地界了。
兩岸的風景已經盡收趙誦的眼底,但是趙誦已經沒有心思去欣賞美景,他只是想看看沿岸百姓的生活過得怎么樣了。
但從目前來看,因為戰爭的影響,整個江面上到處都是朝廷的大小戰船,已經很少能看到百姓在江面上打漁了。
甚至因為朝廷的征召,沿江百姓中青壯年男丁都被抽調從軍了。
而且經過沿江各地的時候,輜重也從各地抽調了一部分。
如今長江水道還在宋軍的手中,若是宋軍失去了長江水道就無險可守了。
幸好現在臨安當政者已經不是趙昀了,趙誦現在希望的就是盡快結束這場戰爭,然后戰爭結束之后就是百廢待興了。
趙誦只覺得這江面上的空氣都變得極其肅穆起來,忽然就在這個時候看到陸傳義與李懷恩在船板上比武,立馬走了過去。
后來才知陸傳義為了壓制這顆躁動的心,打算找李懷恩比試功夫。
但是每次都被身手矯健的李懷恩比下去了,他都不得不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可以當一個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