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悼武華夏的打賞、訂閱與月票
上一章節船到嘉陵江一段有誤,現已改。
江水滔滔,趙誦可以看到夔州城外的江水十分湍急,河岸邊上的船只都系了纜繩,生怕被河水沖走,而此時的天上還下著零星的小雨,空氣中滿是潮氣,趙誦覺得身上的衣裳都已經充滿了潮氣,顯得渾身的不自在。
不過也得虧了這場雨,讓蒙古軍東進的腳步暫時停了下來。
趙誦問他“這雨還要下多久”
“依照往年,大概還要下個半個月吧。”駐守夔州的守將不確定道。
“半個月”趙誦的表情有些艱難,他倒是想快速解決蒙古人,“不知道可否在雨季出兵。”
吳潛道“這可能有些困難,道路濕滑,行軍多受阻。”
守將道“每年到了此時,降水便是習以為常,而且降水過后,蜀中的天氣也漸漸熱起來。”
趙誦想了想也對,南方瘴氣之地,暑熱來臨,尤其是在大巴山及長江以南,邛崍山、大雪山和橫斷山脈以東的廣大地域。如今瘟疫多發,這也就是為什么,蒙哥的軍中開始出現了大疫的緣故。
“韃子可有異動”
“近日來,那紐璘占據涪州以西,然后猛攻涪州等地,但被我軍所阻。”
“那就好。”
趙誦又看了夔州的地形。夔州,自東南、東北高而中部偏西稍平緩,南北約為對稱分布,以長江為對稱軸,離長江越遠海拔越高,有少量平緩河谷平壩。而夔州城雄踞瞿塘峽口,控巴蜀東門,形勢險要,歷來是川東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北宋伐后蜀,分遣劉光義等由歸州進克夔州,盡平峽中地,開寶六年973年,分成都西川路置奉節峽路也叫峽西路。咸平四年1001年析奉節峽西路置夔州路,治奉節。如今,并置都督府于此。夔州路范圍為今重慶大部分和四川東部湖北西部和貴州大部分。
趙誦在夔州城看到宋軍將士們緊張的面貌,他知道自從蒙古南下入侵以來,這里已經成為大宋對抗蒙古的指揮中心。
而宋軍將士們也為即將到來的惡戰做著準備。
不過夔州雖然暫時還沒受到戰火的洗禮,但若是合州被蒙古人攻下,那么蒙古人就會順江而下,夔州就直接受到戰火的摧殘。
幸運的是余玠、王堅、張鈺他們構筑了以合州、重慶府為中心,在夔州以及夔州以西至合州的八十多處軍事堡壘,這些堡寨山城控扼江河、要隘,起到了縱深梯次防御的作用。
如今這些堡寨山城已是大宋的為蜀根本,國之西門,根本就不容有失。
趙誦拿著望遠鏡,目光所及,可以依稀地看到在崇山峻嶺之中,有零星的軍事堡寨,這些都是構筑的防御體系。
如今來說,這里還是宋軍的控制范圍。
想到紐璘軍在涪州涪陵,而他們還在夔州奉節一帶。
趙誦能做的只是快點到達涪州,然后在涪州布置兵力。
而要去合州就必須要經過涪州,而且要正面紐璘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