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依舊如此,這場戰不好打。
因為有兀良合臺在。
接下去會是一場硬仗,打好了他們就可以騰出手對付南下的忽必烈了。
到達碼頭的時候,羅大虎向士壁得知一個消息兀良合臺正在潭州訓練水軍,雖韃子軍中謠言甚起,但很快韃子就用雷霆手段平息了,打算在洞庭湖上和他們干一仗。
向士壁想起在紹興五年的時候這里就曾發生過洞庭湖之戰,當初強悍的鐘相、楊么就被鄂王岳飛消滅了,事情不過才過去一百來年,這里又要上演一次水戰了。
這一次不知誰勝誰負。
七月底,鄂州碼頭上十分繁忙,臨安的船隊已經將戰備物資運送到碼頭上,工人們在酷暑下光著膀子正在搬運,碼頭上一輛輛車子正在將輜重運回城內。
據聞忽必烈的前軍已經渡淮,于是北邊的大勝關和虎頭關就成為了防御的重中之重。
虎頭關與穆陵、黃土、白沙、大城并稱五關,為軍事要地。
只要攻破了虎頭關,就可以直接進逼黃州,十四年前虎頭關就曾被蒙古將領史權攻破過。
而大勝關,地處長江險厄之地,同樣也是一道關隘。
鄂州這邊正要派兵去防守,忽然聽到一個消息,戍守邊境的宋軍居然直接就放棄了抵抗,他們還來不及派兵北上,忽然就發生了這樣的情況。
邊境失守的消息就像根針一樣刺痛了宋人的心肌,要不是還有川中大勝、蒙哥身死的抵消,估計士氣會很低落。
趙誦清楚按照歷史進程,忽必烈的軍隊會破關而入,率軍千里直達鄂州。
趙誦在思考,要不要下令讓宋軍直接放棄大勝關和虎頭關關隘,將宋國的背部和腹部直接露給敵人,將忽必烈的兵力直接引入鄂州,然后全殲呢
不過即便他真打算這么做,可要說明宋軍將士撤退,還是很有難度,因為吳潛他們不會這么做,賈似道也不會,這樣太冒險了。
他們是朝廷的重臣,掌管著樞密院的調兵權力,下面的將領還在看著樞密院的調令行事。
豈有不戰退兵之理
雖然吳潛和趙誦走的很近,但這一次他決定還是派兵北上阻擊敵軍南下。
在兩位宣撫大使、左右相兼樞密院使,朝廷太子以及其余各節度使、制置司、軍、路統帥等人的協調下,宋軍軍力以岳州、黃陂、鄂州、武湖、陽邏堡、青山磯、黃州一線分布排開布置。
如今宋軍已擁兵十五萬,布置在這一線,縱橫捭闔。
呂文德率五萬黑炭軍北上阻敵,此時已至黃陂。
賈似道去了武湖。
高達、曹世雄則去了襄陽等地。
漢陽軍則守著鄂州。
壽昌軍則守著黃州。
趙誦則在鄂州城內。
史巖之的軍隊已從江西出發趕去了黃州。
至于其他各地的守軍仍駐守各地,如李庭芝、夏貴、范文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