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秉忠、張柔拱手拜別“郝先生保重”
郝經慷慨道“此去,我若死,你等必為我報仇,我若活,等著我回來慶功”
劉秉忠、張柔親自送郝經上了馬車,郝經回頭一看,忙揮手讓他們不必擔心,接著在號角聲中郝經南下了。
親衛道“郝先生你真的要去和議么”
“這次是我向宗王提議的,和議只是拖延的法子,并不能解決什么問題,我這次去只是看看宋國那邊對我朝的態度,特別是賈似道,若我能說服賈似道,那么此事對將來也有利。”
“若那些宋國人對先生不利呢。”
“我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了,還怕死嗎”
于是親衛不再說話,繼續騎馬跟隨在馬車旁邊。
夕陽西下,郝經也趕到了前方呂文德營地。
“來者何人”宋軍士兵攔住了郝經的去路。
“去跟你家相公說,蒙古國郝經拜訪,有要事相談”
營地內,賈似道正與呂文德說話,而就在這個時候帳外有士兵稟告,說是郝經來了。
賈似道聞言皺眉起來“這郝經據說是北地的大儒,怎么會來了我軍營地真是稀奇”
賈似道不久之后就見到了郝經,此時的郝經衣冠皆漢人,博冠高戴,一開口便拱手拜道“郝經見過賈相公,見相公紅顏滿目,似有喜事啊”
賈似道故意咳嗽起來,攏了攏袖口,一副威嚴的樣子面對郝經“郝先生怎么來了我賈似道這里,可是你家宗王有要事要相談”
郝經聞言即道“賈相公是個明白人,我家宗王此番派我來,是與相公提和議一事。”
“和議”賈似道一聽和議,沒曾想這郝經居然是來和議的,一開始蒙古人打來的時候,他認為大宋這邊打不過對方,那時候他想搞個兩國和議,盡早結束戰爭,到時候再推行他的改革可眼下明顯是朝廷這邊占了優勢,韃子處于劣勢,只要朝廷繼續派兵北上,就可以快速剿殺忽必烈軍隊。
賈似道沉吟思索片刻道“我朝立國至今,曾與遼國、金國乃至你蒙古國先后提出和議,可這和議并不見到有多用處,說到底都是我朝付出的多,最后還不是吞下苦水往肚子里面咽下去。”
郝經聽了賈似道的擔心,搖搖手道“賈相公言重了,這和議還得看雙方的誠意,究竟利我還是利你,還得看我接下來要細說的。”
賈似道問郝經道“話雖如此,但是我想聽聽你家宗王說的。”
郝經見賈似道上鉤,立即說“自然是有的了,我家宗王與我說,當年宋金兩國是什么邊界,那就是什么邊界,還是維持不變,我蒙古與宋國之間的邊界就在大散關淮河一帶。”
呂文德道“大散關淮河是宋金邊界,可不是宋蒙邊界。”
賈似道聽了不悅道“當年端平年間,我朝滅金,曾聯合你隊,相約滅金之后,就將中原之地交付與我宋國,為何出爾反爾,如今南侵失敗,不妨將中原之地盡數讓我,也好讓宗王北上”
郝經反問“這話可不是這么說的,當年的事情怎么能放到現在來說,再說宋國與金國滅遼國的時候,唇亡齒寒的道理一個小孩子都懂,為何你國就不懂呢”
呂文德道“正因為如此更不能和議了。我朝意在北伐,收復失地,怎可答應你國,再說你家忽必烈不過就是一介宗王罷了,眼下殘軍被我朝追擊,遲早會困于我軍手中,今日和議不過就是拖延我軍北上的借口。”
呂文德直接識破了他們的計劃,然后對邊上的賈似道說“右相,請將此人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