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潛之前就已經去請趙誦回來了,但到現在趙誦還沒過來,吳潛知道要么趙誦不會來,要么現在恐怕就站在屋內聽他們談話。
吳潛與郝經說了很長的時間,但郝經卻覺得這吳潛根本就不能說服,所以郝經也就沒說其他話了,他依舊站在那兒。
吳潛道“伯常還是坐著等吧。”
郝經仍舊站著。
此刻只聽吱呀一聲門開了,門后面的趙誦終于露面了。
趙誦忙道“實在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
面前的吳潛道“殿下你終于來了。”
郝經才看清楚趙誦,這是個八尺身高的青年,且面目稍微有些黝黑,看上去是個年輕小將,他穿著一身黑色窄袖口圓領袍子,從形式上來看似乎是唐代的樣式。
郝經思量了一陣,還是覺得這人不像是宋國太子,與他印象中宋國太子養尊處優、細皮嫩肉的樣子完全不一樣。
莫非
郝經不知道面前年輕人是不是某個將領冒充的,但畢竟對方是太子身份,所以他還是拱手道“伯常見過太子殿下。”
趙誦在方才的時候也在仔細打量著郝經,見到郝經不卑不亢的樣子,就覺得此人甚合他心,于是道“方才實在抱歉,明朗要處理鄂州事務,所以來遲了。據說伯常先生通曉儒家典籍,是北地著名大儒,曾師從趙復,久聞伯常先生大名,今日得睹尊顏,實在是我明朗三生有幸啊。”
郝經道“老夫雖被押來了鄂州,但和議的事情還是要當面和殿下談談,不知殿下可否聽我一說。”
趙誦卻道“伯常先生的和議我也看過了,我朝官家以北伐為志,將來必要收復中原,所以這和議的事情我想也就沒必要了。”
郝經道“殿下,老夫都還沒開口,殿下怎么知道我說的你們沒興趣”
“那伯常先生就免開尊口吧,我差不多已經知道先生的底細,也知道你們軍中存在的危機。至于這次請先生來鄂州,只是仰慕先生的才華,希望先生能留在宋國助我。”
郝經一聽趙誦的意思,有些不悅道“我已事主,怎可背叛我蒙古國”
“伯常先生一路舟車勞頓,水土不服,還是先坐著喝杯茶再說。”
郝經聽罷也就坐了下來。
趙誦繼續道“郝先生,我聞言北方即將大亂,先生留在北方恐怕不安全,所以還是待在宋國安全的多。”
郝經拿起茶剛要喝的時候,直接擲在小圓桌上,杯盞內的茶水都飛濺了出來,只見他一臉怒色道“殿下這話怎講,北方怎會亂”
吳潛當機立斷立即接過郝經的話,他立即道“伯常啊,在你們北上之前我宋人就占據了大勝關,朝廷也派重兵卻圍堵你家宗王,說要將你們蒙古人留在南方。除此外,你家宗王為了爭奪汗位,必然會付出代價。”
趙誦道“朝廷也是這個意思,而且我也大致上了解蒙古王廷的情況,聽說阿里不哥與你家宗王貌合神離,還有那些老貴族要與你家宗王自古以來,王位空懸,王位之爭必定會死不少人,而且我也聽說你家宗王負了傷,不知傷痛如何再說益都的李璮豈會放過這個機會。郝先生我說的對不對。”
郝經聽著陷入了沉思。
趙誦說完抿了一口茶,接著看到郝經仍舊憤怒的樣子,對他道“郝先生,這茶要趁熱喝,否則涼了就只能倒掉了。”
郝經感覺被威脅了,不過他還是不相信“我蒙古騎兵縱橫天下,豈能在大勝關下被你們宋人嚇破膽子,再說如今勝負未定,我北方兵強馬壯,遲早有一日會并吞天下”
趙誦對郝經道“郝先生還是第一次來鄂州吧,這次就在鄂州多待一段時日,自然就見證我說的一切了。”
“告辭”郝經直接拂袖而去,邊上的士兵則跟隨左右。
趙誦并沒有軟禁郝經,但也派了人去保護郝經,生怕郝經自殺,或做出其他不利宋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