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安排好劉秉忠去了西廂房內,蒙平就來了。
“可是西廂房那邊出了事情”趙誦擔心劉秉忠他們會做傻事,畢竟文人稍微還是有些氣節的,但在趙誦看來那是愚忠,因為后面的歷史發展就證明了一切,漢人忙死忙活,還不是淪為第三等人在政治待遇上也是有所區別,比如在任職、科舉、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
劉秉忠他們效忠的蒙古最后還不是淪為一個笑話。
這個時候,蒙平就在趙誦耳邊是說道起來。
趙誦聽完道“這事挺正常不過的,文人自古以來傲骨,除非你徹底征服他們,否則不會心悅誠服效忠于你。你且先聽著墻根,有事來報我,官家若問你也如實稟告。”
“是。”蒙平繼續返回監視楊惟中等人。
趙誦等人去了趙竑所在的城南別院。
因為皇帝倉促來鄂州,加上體恤百姓,所以交待鄂州官吏不得興建行宮,浪費民脂民膏,于是沒有大興土木建造行宮,而是住在了安東野安排的地方,這地方不過就是個普通民宅,但飛雀與皇城司的人卻時時刻刻嚴守著。
等趙誦等人到了之后,趙竑還沒有睡去,他還有一些奏疏要處理,邊上的內侍則在口述奏疏中的內容,趙竑聽到關鍵的部分就睜開眼睛,那眼睛中仿佛生出一股奇怪的力量,然后盯著邊上的內侍看,內侍連大氣都不敢出,方才奏疏里面的內容逆了龍鱗,大膽言陳皇帝的經濟政策有誤,不該重用商人為官,否則會讓官商勾結。
內侍看了趙竑一眼,畢竟皇帝當年也是從一個商人坐到了如今的皇位上,但趙竑的情況又有些不同,當年可是準太子,要不是史彌遠勾結楊皇后,也不會讓趙昀坐上皇位。
“官家該如何處置”
趙竑淡淡說了一句“就讓他去臺灣府看看吧,順便讓他去養養馬。”
內侍問趙竑“官家為何不殺人”
“文官的嘴皮子厲害,雖然有時心存私心,但要讓他干苦力,他肯定會軟下骨頭,乖乖就范,達到殺人誅心的效果。”
“是。”內侍就在奏疏上寫下了皇帝說過的話,接著就奏疏。
趙竑道“算了,小柜子我還是親自來。”
內侍如釋重負,停下筆后低下頭恭敬地舉過頭頂,將朱筆呈給皇帝,內侍低頭看了看那朱批上的紅色顏料,看上去就像是血一般,內侍董宋臣在臨安的時候就被公開處決了,原因就是與文官勾結。
皇帝接手之后,就讓他退了下去,內侍剛要離開就見到屋外有人稟告,說是太子趙誦與一干臣子來了,才起身退下。
見到趙誦等人前來,趙竑的臉色才稍微正常了些。
趙誦將今日的情況全部匯報給趙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