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秉忠聽到趙誦說起天下百姓皆為一家的時候,一瞬間他還以為對面站著的就是忽必烈,回想起這些就想起當初他與郝經等人曾向忽必烈提出反對華夷之辯、推崇四海一統的理念,而忽必烈也采用了他們的理念,于是此番南下秋毫無犯,與民無爭,理想是好的,但現實很殘酷。
現在他們都在宋國境內,將來的事情還是未知之數,所以眼下得保全自己。
趙誦將他們送回鴻臚寺中,接著才回宮中。
在回去的路上劉秉忠等人一直都在想明日見家人之事。
是歸順宋國還是不歸順宋國,這是一個選擇題。
到底該怎么做他們都沒有想好。
所以他們一致決定還是先見到家人再說吧。
次日一早地面上積起了一層薄薄的積雪,在太陽出來之后很快就化水了,只是天氣有些嚴寒,一大早的時候鴻臚寺的官員還給劉秉忠他們送來了朝廷的賜衣,都是用今年的新棉織造而成。
竇默一夜未眠,不知老母家眷是否如趙誦說的那樣被安置妥當,天一亮他就迫不及待去了外面。
這個時候,趙誦也來了鴻臚寺,迎接竇默他們的是大批人馬。
劉秉忠、竇默他們惴惴不安又心懷不安地上了車馬。
車馬一路朝北進發,經過繁華的御街大道。
竇默感覺這一路很漫長,心中總是忐忑不安,不知家人是否安全。
劉秉忠的情緒更不好了,在他心底有兩個聲音同時響起,感覺自己的人格都分裂了。
廉希憲認為他的家人都在西域,根本就不可能被宋人擒來,所以也就不存在擔心家人這一說。
很快他們就來了城北外,城北外是一片廣袤無垠的田野,昨晚上的一場雪將田野全部渲染成了白色的世界,看上去非常壯觀。
他們的行程還未到,在經過一片田野之后,就出現幾座很大的莊園。
在莊園的四周還有朝廷的兵馬鎮守著。
等下了車之后,竇默等人在趙誦的領路下才邁入莊園大門。
此刻他們的步伐和他們的心情一樣皆是焦急不安,等待他們的不知道是怎么樣的場面。
在趙誦的安排下,他們很快就見到了自己的家人。
竇默的母親雖然八十多了,但精神依舊矍鑠無比,面色紅潤,一臉的喜氣盈盈,腳底下邁著的步伐劫走也如中年人一般。
今日她穿著一件深色大襖,里面填充了來自宋國的棉花,
見到自己的兒子后,她喊了一句。
竇默的淚水早就流了下來,只是他很快就用手擦掉了,因為趙誦就在身側,他怕影響在敵人心目中的形象,如果當場哭出來了必讓敵人鄙夷。
“我兒一切都好,見到你平安我就放心了。”
然后竇默就問起老母一路上的情況。
竇默母親道“我從北方而來,一路受盡顛簸,但好歹有人照顧,所以生活無虞,每天都有太醫院的人來給我把脈,原先的氣疾也好了不少,說真的還多虧了他們。”
此時,竇默的孫兒孫女見到竇默之后立即就跑了上來,圍在身側喊著爺爺。
與此同時竇默的兒女也上來了,眼睛里滿是淚水凝視著竇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