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莊園不久之后,劉秉忠就見到家人都在宅院中做各自的事情。
不久之后一輛車過來了,劉秉忠開門一看,那車上都是一些線裝書,還有一些當下的報紙。
“劉先生這些東西要放在哪里”
劉秉忠怔了一段時間,他以為來了南方,這些書就要與他永別了,卻沒想到趙誦接他家人來的時候,也順便帶上了這些書。
車夫見劉秉忠正在發呆,立即又喊了他一句。
“有勞了,這些書都交給我。”劉秉忠才回過神來,接著親自拿進了房間。
劉秉忠推開箱子,蹲在地上,一本本從箱子里面拿了出來,鋪在地面上。
在整理送來的書籍之后,劉秉忠發現他的書一本都不少。
這些書都是都是從北方運來的,但在一路上卻沒有丟失一本,實在令他有些意外。
接著又聽外面有人喊他,等他出去后才知道穿袈裟那人是偃溪廣聞。
聽說是宋國的得道高僧,劉秉忠將他迎了進來,接著看到偃溪廣聞也帶了不少書籍過來。
隨行的小沙彌面色不善地看著劉秉忠,提醒他拿書。
劉秉忠立即接過書籍放在桌面上。
他隨便翻了一些,發現其中天文、地理、醫學、占卜、陰陽五行、四書五經、算術以及一些旁門偏類的。
劉秉忠本就所學龐雜,不僅精于術數,還深諳儒學,而這些東西正合他的胃口。
劉秉忠知道今日偃溪廣聞前來必是受趙誦所托,這些書也是趙誦送來的,他想聽聽偃溪廣聞究竟如何說。
偃溪廣聞這次來對劉秉忠道“我聽殿下說聰書記曾在天寧寺出家,拜虛照禪師為師,想來對佛法也是頗有研究。”
聽偃溪廣聞說起虛照禪師,他想起當年在天寧寺出家,他被虛照禪師收為徒弟,云游云中,留居南堂寺的情景了,不過虛照禪師早已圓寂。此刻便回對方“大師言重了。我學的不過是小乘佛法,而且后來六根不凈,又入世了,哪能和大師您相比啊。”
“南北佛法本就一家,無論是大乘佛法還是小乘佛法,都是修行,而聰書記在哪里修行都一樣,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偃溪廣聞說完笑瞇瞇地看著劉秉忠。
接著二人就聊起佛法來。
二人聊了許久,劉秉忠也漸漸地打開了心扉,狀態要比之前的好多了。
到了下午的時候,偃溪廣聞沒說幾句話就走了。
劉秉忠親自從對方出門,走在鵝卵石鋪成的路上,走著走著猛嗅起墻角的那一株寒梅,味道很淡,但很符合他的品味。
接著就看著老母親躺在椅子上,邊上還有幾個服侍的丫鬟,溫暖的陽光照射下來,暖風拂來,聽到老母親與那幾個丫鬟在有說有笑地談論。
丫鬟回過頭來見到劉秉忠來了,絲毫都沒有慌張,而是給劉秉忠行禮。
莊園內外還有一些仆人正在張貼春聯足以給這個家帶來了新年的喜慶,雖然他們在宋國。
“人活著一輩子,就是需要一份安寧,而這份安寧或許就是來源于平凡的生活吧,也許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劉秉忠戲言自語著說道。
邊上偃溪廣聞笑著道“后會有期。”然后就回去了。
目送偃溪廣聞離開,劉秉忠知道他該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