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郭守敬醒來的時候就看見黑臉壯漢瞪著他看,并且威脅說道“看你這細皮嫩肉的,正好抓到外邦去做苦力。”
方寧走了進來對那個黑臉壯漢道“還好有魏兄弟在,不然我會被馬統領責罰。”
黑臉壯漢之后就走了。
而方寧低下身子,瞪著眼睛凝視郭守敬“沒想到這一次讓你逃走了,不過即便你去天涯海角我們也會將你抓回來”
郭守敬沒成想馬失前蹄仍舊被抓了回去,但他早已習慣被抓的滋味了。
只是這一次讓他有些失望了。
馬坦山用黑巾蒙著了他的雙眼,接著用雙手與雙腳都被綁著,中間駕著一根竹竿,此刻的郭守敬就好像一只豬一般被人抬著。
郭守敬手足無措,四肢已經無力做出舉動,使出渾身的力氣也沒能掙脫,更何況他只是個書生而已,只是從未受到過這樣的禮待。
接著馬坦山一聲令下,就將郭守敬扔上了一輛驢車。
在緩緩的行車中,驢車朝南城進發。
傍晚的時候,劉秉忠正從東宮出來,他今日脫了僧袍,今天換了一身普通的衣衫,頭上戴著一頂觀,遮住了禿頭。
今日墻角的梅花開的正盛,一朵一朵的堆砌在一起,迎面吹來的味道要比城外自家小院落的梅花還要濃郁芬芳。
劉秉忠想起今日在殿內與趙誦談論的話題,談論了從古至今王朝的興衰,但趙誦卻很巧妙地回答了劉秉忠。
劉秉忠出來之后仍在咀嚼之前的話,想著想著也就慢慢明白了。
或許只有真正解決了民生問題才能讓國家興盛。
除了這些問題之外,也討論了之前趙誦給他們的那幾類關于形而上學與辯證唯物主義的書籍。
談論這些的時候,劉秉忠想起了佛家中的禪,這是內心之道,而那個辯證唯物則是自然之道,非人為之道。
趙誦詼諧的談吐、淵博的學識、寬大的胸懷令劉秉忠著迷、折服,也解答了劉秉忠在很多年之前沒解決的問題。
聊到當和尚的那一段往事,趙誦毫不避諱,當初他也光著頭,而且還有一個法號叫明朗。
劉秉忠當時有些驚訝,沒想到趙誦會這么直接,然后他覺得趙誦平易近人,將來對待百姓很不錯。
在出來的路上他見到了王弼安。
王弼安一臉神情嚴肅,但見到劉秉忠的時候神情卻放松下來:“聰書記現在放下執著了罷。”
“我與殿下相談甚歡,要是當年我見到的是殿下就更好了,也不至于蹉跎這么多年。”
王弼安聽著覺得有怪怪的,當年殿下還是個少年呢,這馬屁拍的也太不合事宜了,當初劉秉忠還是僧人的時候還曾向忽必烈表過忠心呢,然后告訴劉秉忠郭守敬帶來了。
“若思來了也好,我今日正向殿下推薦他,沒想到他現在出現在臨安城了。”接著劉秉忠追問,“人到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