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秉忠敲了很長時間的門見到對方沒有動靜,他并沒有垂頭喪氣,反而心志更加堅定。
他知道郭守敬現在一下子也不會原諒他。
但他并沒有放棄,而是一直在敲門。
郭守敬被他敲得有些不耐煩了,才放下書來到門前。
郭守敬摔門道“我都睡去了,你一個投降宋國的小人怎么還有臉來”
見到郭守敬出來了,劉秉忠并沒有生氣,反而面色鎮定道“你怎么看我不重要,但我現在有事要同你講,此事十分重要,你且讓我進屋。”
郭守敬知道劉秉忠不會放棄,無奈之下就讓他進了屋去,一方面也想聽聽劉秉忠怎么狡辯,另外一方面他其實還想勸勸劉秉忠,讓他回歸蒙古這邊。
劉秉忠進了屋便道“若思,我們的機會來了”
郭守敬聽了有些不明所以,“你這話什么意思”
“如今皇帝南幸,太子監國,大宋即將推行新政改革,正是我等將滿腹才華報效君王的時候”劉秉忠沒說幾句話便被打斷
“這跟我有什么關系,我是蒙古人,不是宋國人”
劉秉忠鄭重其事對郭守敬道“非也,若思,這天下絕非蒙古人的天下,也絕非宋人的天下,而是百姓之天下,只要老百姓過得好了,還分哪國呢你是明白人,這個你應該懂得。”
“你這是狡辯,首先得有國家,然后才有百姓。”
“沒有百姓,哪有國”
郭守敬憋在心里的話終于說了出來,他怒道“那按照先生你的意思,可以隨便投降宋國”
劉秉忠的目光很是澄澈,他對郭守敬道“若思,我等雖然投降宋國,但殿下禮待我們,又重用我們,也讓我們的才華有地方可以施展,而不是白白浪費一身才華。當初你是怎么對我說的,你那時不是想找一個明君投效么”
郭守敬不知道該怎么說,他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中,整副身體好像在沼澤地里面掙扎,要被爛泥巴給吞噬了。
郭守敬道“那當初你怎么說宗王將來必然是明君”
“當初我還沒見到太子殿下,但如今我終于找到了,在我看來殿下才符合我劉秉忠心目中君主的形象。”
“那我祝先生找到了,可我現在只想研究這些書,并不想投效某個君主”
劉秉忠略一思索,便只好對道“此言荒謬啊,我們最終是為了百姓。”
“為百姓”
“是啊。”
“今天我累了,你回去吧。”
劉秉忠有些落寞只好回自己的屋子。
初二一早皇帝輕車簡行,直接帶著親衛人馬匆忙南下,臨安官員親自在麗正門送別皇帝。
按照皇帝的行程,他上了船后打算沿浙東運河一路去慶元府,再從慶元府轉海船沿著海岸線南下溫州、福州與泉州。
到泉州之后,趙竑還打算親自去臺灣府一趟,看看臺灣府那邊發展的如何了。
趙誦出面要送,被皇帝拒絕了,看著船只從錢塘江上消失之后,趙誦轉身就回了臨安城。
這次監國使命任重而道遠,趙誦知道他嶄露頭角的機會來了,于是倍加珍惜這次機會。
回了臨安之后他就開始著手準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