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江桁一樣有才華,但沒有職務的教書先生正在為大宋的教育事業進行奔波。
在書院、私塾、學堂、技校等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參加識字掃盲班的工匠們也越來越多,他們在工作之余都會來這里進行學習,而且還能領到一些薪水與消費券。
他們除了會寫自己的名字外,會基本的加減乘除,還認識了不少的字,懂得了不少大宋的律法,在面對一些問題上也比之前從容的多了,不至于抓瞎或無奈,也不至于因為老實巴交而被人欺騙。
臨安城,通過朝廷撥款,地方興建項目,諸如城墻加固,興辦學堂,功績坊之類,發軍餉以及各級官員工資發放等方式,朝廷新幣很快就發行了下去。
大宋各級階層發現新幣的樣式非常獨特,與臨安時報描述的差不多。
而且與舊錢相比更加輕巧美觀,看樣子貶值的希望不大。
大家對新幣并沒有多少抵觸。
臨安第一期的擴改工程中,拆掉那部分的地方此時已變成了一條通衢大道。
這條大道按照舊例被命名為朱雀大道,與御街平行。
還有另外一條大道則在建設中,與朱雀大道和御街呈十字相交。
趙誦的初步計劃已經實現了,而此時大道兩側也已經新建起不少的房屋,房屋兩側還種著不少的園林苗木。
這些房屋專門用于商業活動,也就是后世所說的商鋪。
這些商鋪鱗次櫛比,從南到北一整條街,看上去十分壯觀,而且隔商鋪一段路程就有廁所,也方便了逛街的百姓。
不過這些商鋪只租不賣,租期一般一年起步。
一開始的時候反對改革的那些人在看朝廷的笑話,但后來卻讓他們閉嘴了。
這些商鋪很快就預定完了,而且有些商人為了能夠買到這些商鋪,花的錢要比之前的還要多,不少商鋪出現了溢價的情況,甚至還有人直接將租期提高到了五十年
通過前期的租金,朝廷戶部收到了不少錢財,這讓戶部官吏感到非常意外,如今改革要花費的錢財有不少,有了這筆錢財之后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財政的燃眉之急。
至于后期的商業稅,那要看臨安的商業情況。
戶部對臨安的商業信心十足,如今臨安的商業已經蓬勃發展起來了,更何況趙官家的背后掌控著大宋朝所有的商號,在財權上至少趙官家被稱為財神爺。
正如朝廷所有人期望的那樣,商人進駐商鋪,之后越來越多的商鋪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已經開了起來。
在商鋪中開始陸續上市各種各樣的貨物,這些貨物來自五湖四海,海內外琳瑯滿目,而且最有噱頭的是商鋪居然集體地推出了消費券與折扣券。
這一波消費券與打折的推廣程度要比上次過年那一次還要厲害,而這次推廣也是因為假期將近二月二龍抬頭。
為了規范商業活動,民間有臨安行會牽頭,而朝廷則在戶部下面專門設立了一處機構進行商業管理。
另外,新路一通之后,而在這個時候和趙誦期望的一樣,臨安城內的幾條公交線路也推了出來。
這些公交線路有專門的運營線路,與后世的一樣。
街道兩旁都有一些站牌,百姓可以在這里等候,因為大宋百姓平時出行也會去專門的車行去租賃。
這些公交線路所用的驢車也有來自之前車行的驢車,所以并沒有損害他們的利益,反而是兼顧各方利益。
“在臨安城你若是不想租車,就可以選擇這種新的出行方式,而且價格都是統一定價的”街上早有專門進行宣傳的人去廣而告之了。
如今老百姓在臨安時報以及街頭巷尾、瓦肆勾欄、茶館等地都聽說這種公交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