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雖然來的那么猛烈,但并沒有摧毀他們的船只,更沒有摧毀他們的意志,在天亮之后暴風雨就偃旗息鼓了,此刻海面上陷入一片平靜當中,太陽升起來后,天邊升起了彩虹。
在海域的附近出現了不少海船,大部分都是宋國的船只,它們穿梭來往于南洋東洋線路,帶來各地的貨物,往來這條商路在各國各地之間進行販賣。
趙竑拿著望遠鏡看到不少商號的船只。
此時船只繼續朝東北方向前行,兩三天過后船上工匠指著一片海域,在海域的盡頭忽然露出來一片土地,在眾人的視野中也越來越清晰,趙竑知道他們離臺北城也越來越近了。
三月底他們終于見到了一片陸地。
趙竑遠遠就看到陸地探出海岸線的一角上有一處碼頭。
碼頭上停靠著大型的海船,船工奮力踩槳,過了一刻后終于停靠在了碼頭上。
趙竑見到碼頭上正在裝卸從南洋那些個國家來的貨物,船工們正揮灑著汗水,忙著不亦樂乎。
這處碼頭是去年剛剛興建的的。
趙竑接著見到了碼頭的賬簿,看了最近一年的貿易情況。
雖然要比泉州、慶元府的貿易情況少很多,但對臺灣府來說是一種進步。
在進入淡水河之后,他們換了平底船。
沿河而上,兩岸風光盡收眼底。
淡水河岸兩岸分布了一些村莊,村莊邊上的田野都被開墾了出來,種著綠油油的莊稼。
為了灌溉這些莊稼興建了不少的灌溉水渠,汩汩清水正在從遠處斗門位置流淌過去灌溉進田間地頭。
如今田里已經種植了不同種類的莊稼,當地人正在給趙竑介紹情況。
而李源則帶著他的人先去了臺北城。
趙竑繼續視察,他們在當地住了一晚上,感受了當地百姓的淳樸與干勁,到了第二天的時候一行人繼續出發。
沿途都在興建當中,原來的森林都被一點點砍伐,在一番刀耕火種之后成為新的耕地。
在這里每一寸土地都種滿了莊稼,每一農戶都在忙碌中。
在一二日后趙竑他們來到了一處盆地,此處所在的部分就是臺北城。
下了碼頭之后趙竑見到的是一片連綿起伏的稻田,稻田里面的稻谷都開始慢慢掛穗了,而水稻植株的色澤也變成了深綠,帶了一些淡淡的淺黃色,趙竑知道這邊第一季的水稻馬上就要收割了。
他們繼續沿著新開的路走,見到最多的還是農戶。
今日的天氣甚是炎熱,有些透不過氣來,邊上的趙信等人都在給趙竑搖著扇子。
趙竑則看著這些農戶,見到他們頂著草帽,底下一兜濞短褲,上面赤著身體在田野里面除草施肥,黑黝黝的皮膚上滿是豆大的汗珠。
趙竑生怕農戶中暑就過去道“這位大哥,這么熱的天你還不歇息一下再種田”
“看天氣喲,再過一段日子就可以收割了,不多做就不行咯,再說馬上就下雨了。”老人黑黑的臉上在陽光里笑得十分燦爛,皺紋在快樂當中涌動起來,仿佛縱橫交錯的阡陌小道,手中舞著鋤頭,在烈日下絲毫都沒有任何疲憊。
趙竑也不多說什么,在田間小道上小步走著,身后一群人慢慢跟了上來。
這時候趙信遞過來一碗涼粉給趙竑,趙竑吃了之后心底異常爽快。
據說這碗涼粉是用去年的番薯淀粉做成的,吃完之后趙竑打算繼續走路。
走了不遠在一處山坳位置看見那陡坡上的地里面有葉子和藤條長了出來,這就是種植番薯的地方。
竇默好不容易趕了上來,勸道“官家何不歇息一陣子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