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孫公亮說的,趙竑點點頭,對他的執拗非常欽佩。
一個畢生致力于武器研究的人,必然會創造出超越前人的武器,這是孫公亮的信念。
而在這里,有來自各國、各地區無數的能工巧匠,在這些人的努力下,趙竑相信在未來可以創造更好的武器,而大宋未來也必將走向強盛、遠超漢唐
接著與孫公亮、孫拱等人聊著的時候,趙竑發現孫公亮一家人在臺北待了快兩年了,他們見證了臺北城從無到有,從荒蕪到繁華的景象,也見證了這些流民的生活變好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兵工廠這邊,吃喝拉撒也都在這邊,他們看著這邊在慢慢成長,寄予了無限的希望。
“臨安正在舉辦技校,我希望先生能擔任臺北技校的一校之長。”趙竑在來臺北之前就有這個打算了,現在正好與孫公亮說起這件事情。
孫公亮聽到后非常震驚的一副樣子,他在閑暇之余的時候也閱讀從臨安過來的報刊等物,他知技校為何物,它最初是針對工匠設立,現在則是為所有的百姓設立,為朝廷輸送更高質量的人才,在技校畢業的人才,可以直接進入朝廷將作監、軍器監謀差事。
而被趙竑任命為臺北技校的校長,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但孫公亮擔心自己的才能不夠,還有他以前曾今為蒙古制造了大批的軍械,他覺得自己不夠勝任這份職務。
趙竑知道孫公亮在擔心什么,他對孫公亮道“先生不必糾結于過往,現在你已經是我宋人了,你為朝廷謀事,朝廷必感念你們,因此技校這邊的事情就勞煩孫先生了。”
“多謝官家信賴”孫公亮知道任重道遠,于是就領命了。
接著趙竑去了軍器制造工場。
工匠們正在制造軍器。
在配對火藥的工場中,不少工匠正在進行分工配置當中。
火藥的配比也是按照極其精密的數據配比而成,邊上的小秤的刻度也非常精確。
“這就是黑火藥了。”孫公亮道。
配好之后就是試驗了。
在后院工場的空地上,工匠們也在抽批進行試驗,以保證這批火藥的質量。
“點火”
“扔”
趙竑戴上口罩,捂住耳朵之后,就聽轟隆一聲,后院空地上被炸出了一個口中。
硫磺的氣息在空中飛舞,因為戴了口罩才沒有那么刺鼻。
孫公亮有些擔心地看著趙竑,趙竑搖搖手。
“我沒事”
在臺灣大屯山這邊硫磺是不缺的,正好可以為火藥的原材料的近距離供應方便,節省了運輸時間與費用。
接著孫公亮帶著趙竑去了庫房查看這些年制造的武器。
由于朝廷派來大批工匠,如今大屯山兵工廠“日造數械,數目山積”。
趙竑見到兵工廠的庫房隔得很快,周圍還有厚厚的石墻。里外都有重兵把守,每日都實行輪班制度,而且按照要求不得有任何明火靠近。
他滿意地點點頭,接著就進了庫房中。
各庫房內都分批擺放著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