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路途遙遠,萬一出現什么差錯,這對大宋社稷不利啊”
趙竑沒有說話,眼神示意趙信。
“官家的旨意誰敢違抗”趙信抽出一把刀橫在眾人面前。
眾人被趙信的氣勢嚇了一跳。
他們知道朝廷飛雀的厲害。
“你們是阻止不了朕的”趙竑卻風淡云輕一笑,因為他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在離開前他就調集兵力往臨安聚集。
若是他在半道上出現變故,甚至會讓監國太子直接登基為帝,掌握他留下來的兵力。
他并沒有告訴竇默他們,畢竟事關機密,再者現在還未發生。
竇默等人知道皇帝的決心,也一同南下。
這個時候祝況之則回了臺灣,繼續掌控臺灣這邊的局勢。
李由則繼續經營著臺北商號。
海面上,起了微風,風帆揚起,此時的海面非常干凈,在光照下成為一片碧藍,六分儀、指南針等物繼續發揮它們的作用。
趙竑船只朝著南邊方向而去。
在船上并不寂寞,一路上都能見到大宋的船只,有民間商船、朝廷官辦商船,一些戰船,還有一些來自其他國家地區的商船。
這條海上的商路暢通無阻,要比陸地上的來得繁華。
此刻在海面上足足飄蕩了快十幾天的樣子,他們終于此時來到了一個地方。
這邊就是屯門了,位于廣州灣的交通要沖之地,也是一處優良的海港。
在典籍中記載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這里就是記載中的屯門山了。
到達屯門港口的位置的時候,趙竑見到停靠著不少的漁船以及商船。
趙竑當年來南洋的時候就曾到過這里,而趙誦的母親覺得這里非常適合做港口,因為這邊主要的地形為丘陵,平地較少,而且這些平地都是沖積平原。
趙家商號的船只每次南下北上都會在這里停留很長的時間。
趙竑已經很長時間沒到這邊了,這個叫屯門港口的地方已經有不少的屋舍建了起來,它們都是因為港口的發展而建立的。
趙竑下了船就去了一個村落,這個村落叫“北圍”,據說當年是由鄧符協以及他的家人建起來的,他的子孫后來又建立了“吉慶圍”。
如今的北圍與吉慶圍發展的還算不錯。
這邊已經陸續有三萬的人口了。
他們出海捕魚,海外貿易,還有人則在這里種植牙香樹。
不過現在來說這邊的香料產量并不大,有少數部分是銷往蘇蘇杭地區。